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六屆:生活禅夏令營回顧

  生活禅夏令營回顧

  主持人 利生法師

  (2009年7月20日晚觀音殿前)

  

  利生法師:柏林夜話普茶活動正式開始,開始之前我先簡單介紹一下臺上就座的四位法師,第一位是我們寺院的住持,大和尚明海法師,這邊是河北省佛學院明影教務長,我們寺院的維那師父道智法師,我們客堂的知客師父寬成法師,大家先喝杯茶。

  下面我們認真地聆聽大和尚爲我們介紹曆屆生活禅夏令營,請鼓掌。

  明海大和尚: 各位營員, 你們累不累? ( 營員: 不累!)是真的嗎?(營員:真的。)如果累的話可以回去躺倒就睡,如果你真累的話,坐在這裏聽我講也能睡著。你們渴不渴?(營員:渴!)渴就喝茶。

  今天晚上這個時間剛才主持人介紹是普茶,普茶是寺院的一個傳統的活動,今天在計劃上好像沒有那麼“普”,主要是我在這裏跟大家介紹,唠唠家常,大家喝喝茶。在開始之前我們先聽一首古琴曲,把心先靜靜,有請我們佛學院的半緣法師,我們先彈一曲,大家把心靜下來,慢慢地聽。

  (古琴彈奏)

  我們今天晚上要看一些老照片,說一些與柏林禅寺夏令營有關的過去的事情,夏令營在今年是第十六屆,在時間上其實已經跨越了十七年,從九叁年到現在。這十七年中間,柏林禅寺發生了很大變化,夏令營和柏林禅寺的發展同步。大家可以想象得出十七年中有多少同學有多少營員在這裏參加活動,結下佛緣,你們可以想象得出在這十七年中間夏令營期間的許多精彩的鏡頭,當然也能想象寺院所發生的變化,所以在此之前我先給你們簡單地講講柏林寺。

  柏林禅寺所在的縣是現在的趙縣,在古代叫趙州,是一個州府所在。根據碑文記載這個寺院最早是東漢末年時建的,現在約有1800年的曆史了。那麼在東漢末年它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這不大好考證。在中國佛教的曆史上,我們今天下午也聽了宗舜法師的講課,柏林寺的光芒是從唐朝開始放出來的。唐朝的時候這裏叫觀音院,在禅宗的燈錄——《五燈會元》上記載了這裏住著趙州禅師。趙州禅師的法號叫從谂(shěn)。但通常就以他所住的地方——趙州,以地而名人。這在中國古代是很多的,不僅僅是出家人,在家人也是同樣的,比如韓愈——韓昌黎,昌黎是他的老家。那麼趙州禅師、趙州和尚、趙州老人、趙州古佛,再進一步地簡化,你們如果現在去翻一下佛教的詞典,翻“趙州”,它解釋的不是地方,而是趙州和尚這個人。我沒有翻過辭海,不知道現在趙州是怎麼解釋,比較全面的解釋應該是既有地名,還要解釋這樣一個佛教史上很有影響的曆史人物——趙州禅師。還有的禅師是以他住的寺院,還有以他住的山——比如說“雪峰”,雪峰禅師;仰山、曹山、洞山禅師都是以他所住的山而命名。所以我們現在在讀這些史料的時候,在這裏會有點不習慣。

  趙州禅師在柏林禅寺住的時間實際上是唐朝末年,已經是唐朝藩鎮割據的時代,河北這一帶實際的統治者是趙王——王熔。趙州和尚在這裏住了四十年。

  (演示幻燈)這上面這一張圖片是趙州禅師的一個石刻像,實際上應該是五代的。這個像現在是在趙縣的文物所,我去看過,因爲它是一級文物,搬回來就很難了。還有一個和這個像接近的是宋朝的,那個就搬回來了。那是文物不能隨便動呀,那是一個叁級的文物,必須經過領導批條子,後來我們去文物所找他們,文物所要一萬塊錢,很多年前啊,十幾年前。我跟老和尚報告說他們要一萬塊錢,老和尚說:不給,哪兒有那麼多錢哪!後來我趁著老和尚不在,偷偷拿了一萬塊錢去抱回來了。我要是不抱回來的話,再抱……記住,錢變成東西無妨,不要把東西變成錢。現在我們就是拼命把東西變成錢,我們現在是錢太多,好多東西,煤呀、鐵呀、石油呀,還有我們的空氣、水、藍天都變成錢了,麻煩了。

  宋朝的這塊石刻現在柏林禅寺,跟這個像有一點點像,但是在風格上還有些不同,在一些地方上是有些差異的。趙州和尚在柏林禅寺住的時候,也許你們會想像他是一個大禅師,是非常有影響、有生命力的這樣一個禅師,他的“吃茶去”的公案的影響所及的茶文化一直到現在;他的“狗子無佛性”,還有一些公案在日本、韓國、在歐洲現在還有很多的人在參究。我今年剛剛去德國訪問,之所以能去訪問,就是因爲那裏的德國人學禅,他們跟日本人學,現在願意和中國的禅師進行交流。他們就是學過趙州和尚很多的公案,參究嘛!所以我們想象,趙州和尚在柏林禅寺的時候,柏林禅寺一定是非常的繁榮興旺的。事實上,好像不是這樣,從趙州和尚的《十二時歌》可以看出來。柏林禅寺那時候叫觀音院,非常的破落,生活非常清苦,你看《十二時歌》裏面所講的,早上起床的時候袈裟很破的,勉強能夠看出來是袈裟,“袈裟形相些些有”啊!褲子都不好系,“裩無腰,袴無口,頭上清灰叁五鬥”,說明什麼?房子很破,上面的灰都掉到頭上。還講到說吃飯的時候“解齋粥米全無粒”,要吃飯了,沒米下鍋,你看!然後他說“唯雀噪”,只聽到鳥叫,“勿人親”,沒有人來親近他;“獨坐時聞落葉頻”,一個人坐在那兒有時候聽到落葉掉下來。這是一個很值得我們回味的事情,就是我們現在的社會,傳播、媒體、符號很發達,現在要是誰站出來說我是一個大徹大悟的人,那就夠你熱鬧的!首先電視臺來了,新浪等各網站都來了,供養更不用說,現在社會這種符號非常發達,但是這種直觀的體驗,直覺的智慧相對來說就減退了。趙州和尚的時代,他是一個大禅師,大徹大悟,其實不像我們想象得那麼熱鬧,沒有什麼媒體,沒有人圍著他。從他的語錄上看,也時時的有人來,有一些學禅的人從各地雲遊到這裏來,來跟他討教禅法。他說一般就住了兩叁宿就走了,都往南方去了。他說別的地方是叢林,我這兒是柴林,他其實講的也是實情。

  所以,看起來那時候在這裏修行的出家人也不是我們想象的雲集呀、很多呀,不是這樣的。趙州和尚他接引人比較堅持原則,不費太多的唇舌。他都是直指人心,所以是不是也有一些人因不太投機而走。

  總的來說那時候在中國的南方像福建、浙江一帶佛教是比較興旺的,這是趙州和尚時代的柏林禅寺。這個時候的柏林禅寺還有一個文獻資料,就是日本的天臺宗的第四代的祖師元仁慈覺,他是在唐朝末年隨日本政府派到中國來留學的團一起來的,來朝五臺山,在江蘇上岸,一路從山東到河北,然後到山西。他曾經到過柏林寺、栾城,他有一個記載,那個時候的記載也是記載了這個寺院比較破落,佛像很莊嚴,出家人看見客人來好像不是太高興,這就是唐朝時的情況。我們現在的舍利塔就是趙州和尚的舍利塔,但是這個塔並不是唐朝的建築,我們相信在趙州和尚去世後這裏是有一個塔的,事實上趙州和尚不在柏林禅寺去世,而是在正定縣去世,因爲趙王是他的弟子,趙王是在正定住,經常請他去正定,就在一次請他去的時候他在那裏去世,也記載了給他做塔。

  另外宋朝有一個記載,趙州和尚去世以後,燒出了很多舍利,一萬多顆舍利,所以我們也相信目前這個塔的地方在趙州和尚去世時就應該有塔。這個塔是金元時代的風格,元朝天曆叁年建的,印象中是1330年,距今不到700年的時間。塔上有元朝皇帝給趙州和尚的谥號,塔額爲“特賜大元趙州古佛真際光祖國師之塔”,其中“趙州古佛”是趙州和尚在世時就有的號,不是去世後人們對他的稱譽,他住世的時候就有;“真際光祖國師”是他的谥號,就是他去世以後被賜予的,這是元朝的皇帝給他的谥號。

  這個塔有26米高,是磚的,實心。曆經了這麼漫長的時間,天災人禍的變化基本上沒有什麼破壞,這也是個奇迹。只有在1966年邢臺地震時,這個塔有一點點的傾斜,然後頂部有些破損,我們在1997年到1998年,在河北省文物局的監督下,進行了修複,沒有太大的動它,修舊如舊吧。2006年這個塔被國務院頒布爲國保文物——國家級保護文物,這就是趙州塔經過文化大革命以後柏林禅寺唯一留存的古建築。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張照片是四十年代的,今年我得到了一張1932年的照片。這個1944年的柏林禅寺應該是從西邊照過來的,我們看到照片上有趙州塔,有兩個殿堂的側面。從橫向距離來看呢,這個寺院還是很深的,因爲從西邊照過來,它是看它的側面嘛,從南到北很深。

  實際上柏林禅寺自太平天國運動之後開始衰落,有一支部隊撚軍曾經到這裏來。清政府曾經讓各州的寺院都立一個昭宗祠,因爲清政府在入關的時候死了很多人,昭宗祠裏面供著入關陣亡將士的牌位,柏林禅寺也有,因爲它是趙州府的僧政司嘛,僧政司所在地呀!太平天國的撚軍,你們知道,他反清,另外他對儒釋道的文化都反對、都破壞,所以在這裏放火,就把寺院燒毀了,後來寺院就逐漸地敗落,當然香火沒有斷,一直到在日本侵華之前,這裏還住了幾位師父。現在有一位老和尚叫性空長老在加拿大,他在1937年十幾歲的時候在這裏住過,是一個見證,曆史的見證,那時候很破落。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的老家在趙縣,鐵凝的父親叫鐵揚,是一個畫家。有一次我請他們父女兩個來這裏做客,請她父親給我講四十年代的柏林禅寺,應該就是這個照片上的時代的柏林禅寺。那時候她父親只有十來歲,就是日軍占領時代,他從山門給我講,大概情況是什麼呢,就是這裏出家人就那麼兩叁個,非常的破落,有兩個殿堂。這個普光明殿那時叫摩尼殿,觀音殿往後一點,就是禅堂這一帶,有個殿叫大慈殿,供觀音菩薩,大概就這兩個殿。他給我描述,那時候日本人在前方被打死以後都拉到我們這前面的普光明殿那裏火化,他們小孩子還來看。他們小孩子經常穿過這個寺院,從南到北穿過,你都能想象出,這個殿堂沒有人管嘛,門窗洞開,裏面滿是灰塵,鳥糞遍地。從…

《十六屆:生活禅夏令營回顧》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