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阿波陀那?阿波陀那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翻譯名義集、阿含辭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阿波陀那”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阿波陀那”的解釋

  梵語avada^na,巴利語  apada^na  之音譯。略作婆陀。意譯爲譬喻、出曜、解語。佛所說之經典,依其內容、形式之不同,而分類爲十二種,稱爲十二部經。阿波陀那即十二部經之一。凡經典中,以譬喻或寓言方式說明深遠甚妙教義之部分,即稱阿波陀那。(參閱“十二部經”344、“譬喻”6809)

【翻譯名義集】對“什麼是阿波陀那”的解釋

  此雲譬喻。止觀雲:月隱重山,舉扇喻之;風息太虛,動樹訓之。 - 宋·普潤法雲

【翻譯名義集】對“什麼是阿波陀那”的解釋

  此雲譬喻。文句雲:譬者,比況也;喻者,曉訓也。至理玄微,抱迷不悟,妙法深奧,執情奚解。要假近以喻遠,故借彼而況此。涅槃經說:喻有八種:一順喻,二逆喻,叁現喻,四非喻,五先喻,六後喻,七先後喻,八遍喻。順喻者,天降大雨,溝渎皆滿,溝渎滿故,小坑滿等。如來法雨亦複如是。衆生戒滿,戒滿足故,不悔心滿等。逆喻者,大海有本,所謂大河;大河有本,所謂小河等。以喻涅槃有本,謂解脫等。現喻者,衆生心性,猶如猕猴。非喻者,如來曾對波斯匿王說:有四山從四方來,欲害于人。王若聞者,當設何計?王即答雲:唯當專心持戒布施。四山即是生老病死,常來切人,故雲非喻。先喻者,譬如有人貪著妙華,欲取之時,爲水所漂。衆生亦然,貪著五欲,爲生老病死之所漂沒。後喻者,莫輕小惡,以爲無殃。水渧雖微,漸盈大器。先後喻者,譬如芭蕉,生果則死。愚人得養亦如是,如騾懷妊,命不久全。遍喻者,叁十叁天,有波利質多樹。其根深入有五由旬,枝葉四布,葉熟則黃。諸天見已,心生歡喜。其葉既落,複生歡喜。枝變色已,又生歡喜等。我諸弟子亦如是。葉色黃者,喻我弟子念欲出家。其葉落者,喻我弟子剃除須發等。經中具說,以此樹等,遍喻佛弟子等,故雲遍喻。又第五卷明分喻雲:面貌端正,如盛滿月。白象鮮潔,猶如雪山。滿月不可即同于面,雪山不可即是白象。不可以喻,喻真解脫。爲衆生故,故作是喻(雪山比象,安責尾牙;滿月況面,豈有眉目)。 - 宋·普潤法雲

【阿含辭典】對“什麼是阿波陀那”的解釋

爲音譯,義譯爲「譬喻」,經的十二種分類(十二分教)之第十一類,另譯爲「撰錄、證喻經」,成立于部派分化後。 - 莊春江居士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阿波陀那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