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梵語kha^dani^ya。音譯作珂但尼、佉陀尼、佉阇尼。意譯爲嚼食。即需要經過咀嚼而後吞食之硬食。據有部毗奈耶卷叁十六載,不正食有根、莖、葉、花、果五種,食後亦不容易滿足。又作枝、葉、華、果、細末磨食等五種,稱五不正食、五嚼食。“不正食”之稱,系相對于“正食”一詞。諸部律典亦皆舉出五種可供嚼齧而令人飽食之食物,稱爲五正食,意指五種正餐之食物。若食過五正食,則不可再食用五不正食。故知“不正食”非指禁止比丘食用之食物,而系指“非正餐之食”,蓋以雖食之而不易飽足之故。(參閱“二五食”189)
(二)指齋食以外之飲食。
(術語)佛製十食中之後半,如果實之類可齧嚼而食之五種之食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