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謂正道之根元。唐譯華嚴經卷十四(大一○·七二中):“信爲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
(二)宋代臨濟宗楊岐派僧。號徹庵,原名五鬥。綿州(四川)人,俗姓鄧。幼歲入于降寂寺出家,先後參谒大別心道、佛鑒佛眼。後隨圓悟克勤,並嗣其法,繼師席,主持昭覺寺。生卒年不詳。[嘉泰普燈錄卷十四、五燈會元卷十九]
(叁)(1200~1253)日本曹洞禅之開祖。諱希玄。俗姓源。又稱永平道元。十叁歲,投比睿山之良顯出家,習天臺教義。建保二年(1214),至京都建仁寺谒見榮西。建保五年,師事榮西之門人明全,深究顯密奧旨,兼習律藏威儀。貞應二年(1223),與明全相偕來宋,直上四明天童山,時爲甯宗嘉定十六年。先後參禮無際了派、浙翁如琰、盤山思卓等,曆訪天臺雁山、平田萬年、慶元護聖等諸刹,終以因緣不契而返天童山。後與長翁如淨相見,豁然大悟,抖落從來所疑,得如淨之印可,如淨且授予芙蓉道楷傳來之袈裟、竹篦、白拂、寶鏡叁昧、五位顯訣,及自贊之頂相。歸返日本後,凡十五年,居止于京都一帶,然因受到比睿山舊佛教之迫害,遂移居越前之山奧,創建永平寺,大揚曹洞禅,提倡“只管打坐”之實踐法門,後人稱其禅風爲默照禅。並撰著正法眼藏九十五卷、永平清規二卷、學道用心集、永平廣錄十卷、普勸坐禅儀、
隨聞記等。建長五年八月示寂,世壽五十四。谥號“佛性傳東國師”、“承陽大師”。嗣法弟子有懷奘、僧海、诠慧、法明等。[傳光錄卷下、延寶傳燈錄卷一、日本洞上聯燈錄卷一]
(術語)正道之根元也。唐華嚴經十四曰:“信爲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
道的根本。 - 陳義孝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