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定覺支?定覺支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法相辭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定覺支”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定覺支”的解釋

梵語sama^dhi-sam!bodhy-an%ga。乃七覺支之第六。又作定等覺支、定覺意、惟定覺意。七覺支乃順趣菩提之七種法,屬叁十七菩提分法之一科。定覺支即謂“心一境性”系以定爲體,令心安住而不散亂。修此法已,則定覺滿足,滅除貪、憂,乃生舍心,進而修習舍覺支,待舍覺支滿足,則可達于無畏之境界。[雜阿含經卷二十六](參閱“七覺支”125)

【法相辭典】對“什麼是定覺支”的解釋

  法蘊足論八卷二頁雲:雲何定覺支?謂世尊說:苾刍當知,我說依初靜慮,能盡諸漏。如是我說依第二第叁第四靜慮,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能盡諸漏。苾刍當知,我依何故作如是說依初靜慮能盡諸漏?謂有苾刍,先由如是諸行相狀,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彼不思惟如是諸行相狀,但思惟彼所得所趣色受想行識。謂此諸法,如病如癰如箭惱害無常苦空非我。彼于此法,深心厭患,怖畏遮止。然後攝心,置甘露界。思惟此界,寂靜微妙,舍一切依,愛盡離染,永滅涅盤。如善射師,或彼弟子,先學近射泥團草人,後能遠射大堅固物,亦令破壞;苾刍亦爾。先由如是諸行相狀,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靜慮具足住。彼不思惟如是諸行相狀,但思惟彼所得所趣色受想行識。謂此諸法,如病如癰如箭惱害無常苦空非我。彼于此法,深心厭患,怖畏遮止;然後攝心,置甘露界。思惟此界,寂靜微妙,舍一切依,愛盡離染,永滅涅盤。彼如是知,如是見故;便從欲漏,心得解脫,亦從有漏,及無明漏,心得解脫。既解脫已;能自知見我得解脫,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我依此故,作如是說:依初靜慮,能盡諸漏。如說依初靜慮能盡諸漏,說依第二第叁第四靜慮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能盡諸漏,隨所應亦爾。謂第二靜慮,應作是說:複有苾刍,先由如是諸行相狀,尋伺寂靜,內等淨,心一趣性,無尋無伺,定生喜樂,第二靜慮具足住。彼不思惟如是諸行相狀,乃至廣說。乃至無所有處,應作是說:複有苾刍,先由如是諸行相狀,超一切種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彼不思惟如是諸行相狀,但思惟彼所得所趣受想行識,乃至廣說。苾刍當知,乃至想定,能辦如是所應作事。複有非想非非想處,及滅盡定,我說于彼修定苾刍,應數入出。彼修如是七依定時,所有無漏作意相應心住等住乃至心一境性,總名爲定。亦名定根。亦名定力。亦名定覺支。亦名正定。是聖出世無漏無取道隨行道俱有道隨轉,能正盡苦,作苦邊際。諸有學者,如所見諸行,思惟觀察,令至究竟,于諸行中,深見過患;于永涅盤,深見功德。若阿羅漢,如解脫心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所有無漏作意相應心住等住乃至心一境性,是名定覺支。 - 朱芾煌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定覺支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