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二果?二果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叁藏法數、佛學常見辭彙中都找到了“什麼是二果”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二果”的解釋

  (一)習氣果與報果。相當于等流果、異熟果。(一)由宿世所習善惡之氣分,而感于今世之果報,稱爲習氣果,又作所依果。如往昔修善極強,今世善心則重;往昔作惡重,今世則惡心強。(二)由宿世善惡之因,酬感于今世苦樂之果報,稱爲報果。如往昔作諸善業之因,今世得感富樂之果;往昔作惡之因,今世得感貧苦之果。[俱舍釋論卷叁、卷五、大明叁藏法數卷六]

  (二)增上果與異熟果。(一)謂眼耳鼻舌身等五根皆爲識之所依,根即增勝之意,故稱爲增上果。又第六意識能引生眼等五識、第七識(分別識)之前念爲後念之所依、第八識(藏識)爲第七識之所依,故皆稱爲增上果。(二)謂于異時成熟之果報,可分爲二:  (1)第八識,以此識能含藏一切諸法種子而成熟諸根識之果,故又稱真異熟。系前世之總報業報之于今世之果報。(2)由第八識內之種子所生起之諸根識,即前世之別報業報之于今世之果報,又稱異熟生。[大明叁藏法數卷六]

(叁)梵語sakr!da^ga^min。爲聲聞四果之第二,即一來果,音譯作斯陀含。(參閱“斯陀含”4978)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二果”的解釋

  (術語)小乘四果之第二一來果也。梵名斯陀含Sak&rdotblw;d&amacron;g&amacron;min。[囗@又]一、習氣果,由宿世修習善惡之氣分,而今生感善惡之果也。如往昔修善,故今生善心強,往昔修惡,故今生惡心強。二、報果,依宿世善惡之因而感今生之苦樂感。前之習氣果爲等流果,後之報果爲異熟果。見阿毗昙論一。

【叁藏法數】對“什麼是二果”的解釋

  [出阿毗昙論]  一習氣果(亦名所依果。)謂數習宿世善惡氣分。感于果報也。如往世修善勝故則今世爲善心重。修惡勝故。則爲惡心重。是名習氣果。二報果謂由宿世善惡爲因。感報今世之果也。如往世作諸善業之因。則感今世富樂之果。作諸惡業之因。則感貧苦之果。是名報果。 - 明·一如等 撰

【叁藏法數】對“什麼是二果”的解釋

  [出宗鏡錄]  一增上果謂眼耳鼻舌身五根。皆爲識所依。根即增勝。名增上果。又第六意識。能引生眼等五識。亦名增上果。又第七識。前念爲後念所依。亦名增上果。又第八識爲第七識之所依。故亦名增上果。(第七識者。即分別識也。第八識者。即藏識也。)二異熟果異熟果者。謂果報異時成熟。即第八識也。以此識能含藏一切諸法種子。而成熟諸根識之果也。如眼等諸根。由昔作善惡之因。今報得苦樂之果。若今作善惡之因。亦感當來苦樂之果。是名異熟果。(諸根者。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 - 明·一如等 撰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二果”的解釋

  聲聞乘的果位名,梵語叫做斯陀含,華譯爲一來,意思是修到了此果位的人,死後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們這個世界來一次,就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了。 - 陳義孝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二果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