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s/rotra-vijn~a^na,巴利語 sota-vin~n~a^n!a。音譯戍縷多毗若南。乃六識之一,十八界之一。指以耳根爲所依,了別聲境之識。耳識與眼識,皆唯住于欲界、初靜慮等二地,耳根及所依之身同在聲境,而通于欲界及四靜慮等五地。故耳識生于欲界,即以自地之耳聽聞自地之聲,以初靜慮乃至二、叁、四靜慮地之耳,聽聞欲界地等之聲;若生于色界初靜慮乃至二、叁、四靜慮地,則以自地乃至二、叁、四靜慮地之耳,聽聞各自地乃至二、叁、四靜慮及欲界地等之聲。于十八界中,稱爲耳識界。[品類足論卷一、識身足論卷六、雜阿毗昙心論卷一、順正理論卷八](參閱“耳根”2509)
(術語)六識之一。由耳根生起分別聲境者。
六識之一。見六識條。 - 陳義孝編
集論一卷十二頁雲:何等耳識?謂依耳,緣聲,了別爲性。
二解 品類足論一卷二頁雲:耳識雲何?謂依耳根,各了別聲。 - 朱芾煌
是五識之一,六識之一,八識之一。指以耳根爲所依,以聲境爲所緣,隨根立名,而名耳識,産生對聲境的了別作用。見《百法明門論》。 - 于淩波居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