謂心專注于一境,令不昏沈散亂。即于禅觀時,爲使余念不生,選擇閑靜處,數息調心,以防馳散,使心安住攝止于一境之中。禅宗對此之解說,據張說之大通禅師碑文舉出北宗神秀之說,以攝心爲定慧之前方便;而南宗神會則反對看心看淨之坐禅,謂起心照外、攝心澄內皆障菩提,強調頓悟見性。[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大智度論卷五十、釋禅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二、卷五、宗鏡錄卷叁十七、神會和尚遺集(胡適)]
(術語)攝散亂之心于一也。遺教經曰:“常當攝心在心。”
收攝散亂的心意。 - 陳義孝編
即「收斂自己的心」,《相應部十六相應叁經》作「收回心;除去心;使心與之斷絕關系」。 - 莊春江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