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種種香末爲一丸,常用以比喻一法中具有無量之佛法。據首楞嚴叁昧經卷上載,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對堅意菩薩說法,謂菩薩住于首楞嚴叁昧,世世自得六波羅蜜,念念常有六波羅蜜,而身皆是法、行皆是法,並以和香丸爲譬喻:如將百千種香料搗爲粉末,若有人欲索取其中一種,而不欲其余香末共相薰雜,則爲不可能之事。猶如菩薩以一切波羅蜜薰習身心,能于念念中常生六波羅蜜。[金光明經玄義卷上]
(譬喻)和種種之香末爲一丸者,以譬一法之中具無量之佛法也。首楞嚴叁昧經上曰:“譬如有王若諸大臣,百千種香搗以爲末。若有人來索中一種,不欲余香,共相熏雜。堅意!如是百千衆香末中可得一種不雜余不?不也世尊。堅意!是菩薩以一切波羅蜜熏身心故,于念念中常生六波羅蜜。”光明玄義上曰:“華嚴雲:一法門,無量法門而爲眷屬。首楞嚴和香丸,大品裹珠,法華一地所生,涅槃大海水浴,皆是其義。”
(喻)和種種之香末爲一丸,以喻一法之中具有無量的佛法。 - 陳義孝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