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punar-bhava。未來之果報、後世之身心。即未證涅槃之有情衆生,于未來世所受之果報。“有”之一詞,含有果報存在之義。俱舍論卷二十六(大二九·一叁六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意謂阿羅漢已得盡智、無生智,以身心俱滅,故于未來不再受果報。此外,生死身之最後,亦稱後有,意同所謂之最後身,例如後有之菩薩、最後身之菩薩等,如悉達太子之身即屬之。[長阿含卷十七布吒婆樓經、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九、卷一○二、卷一九二、瑜伽師地論卷六十六]
(術語)未來之果報也。後世之心身也。勝鬘經曰:“阿羅漢辟支佛所斷煩惱,更不能受後有。”智度論一曰:“後有愛種永已盡。”[囗@又]生死身之最後雲後有。與所謂最後身同。謂後有之菩薩,最後身之菩薩等。如悉達太子之身是也。
1.未來的果報。2.後世的心身。 - 陳義孝編
下一個「有」(存在之有),即下一生;來生,另譯作「更受有、更受生」。 - 莊春江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