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戒禁取見?戒禁取見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佛學常見辭彙、唯識名詞白話辭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戒禁取見”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戒禁取見”的解釋

  戒禁取,梵語s/i^la-vrata-para^mars/a。全稱戒禁等取見。又稱戒取見、戒盜見。爲五見之一,十隨眠之一,四取之一。指就戒禁(戒律、禁製)等而起之謬見,以非因爲因,非道爲道。如見牛狗死後生天,乃學牛狗之所爲,食草啖糞,修非因非道之行,執迷此即生天解脫之因,此等妄見稱爲戒禁取見。[俱舍論卷十九、成唯識論卷六、大智度論卷二十二、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一、大毗婆沙論卷四十九、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卷四十七](參閱“十隨眠”499、“五見”1099、“四取”1704)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戒禁取見”的解釋

  (術語)如確取牛戒狗戒等非理之戒法,而思爲生天之因,解脫之道。迷取非理戒禁之邪見也。此中亦含布施取苦行取等。以有迷取非理之布施或非理之苦行而思爲清淨之因或道者故也。但由印度之外道守邪戒者多,故謂之戒禁取。五見之一。俱舍論十九曰:“于非因道,謂因道見,一切總說,名戒禁取。(中略)理實應立戒禁等取名,略去等言,但名戒禁取。”大乘義章六曰:“言戒取者,于有漏法,取爲能淨,故雲戒取。”智度論二十二曰:“外道戒者,牛戒鹿戒狗戒羅刹鬼戒啞戒聾戒,如是等戒智所不贊,唐苦無善報。”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戒禁取見”的解釋

  執行邪戒卻以爲是正戒。 - 陳義孝編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對“什麼是戒禁取見”的解釋

十種煩惱之一,五見之一。印度古代苦行外道,認爲受持牛、狗、雞等戒,可以得涅槃之果。這是非因計因,非道計道之見,《成唯識論》曰:“五戒禁取,謂于隨順諸見,戒禁及所依蘊,執爲最勝能得清淨,無利勤苦所依爲業。”參閱“五見”條。 - 于淩波居士著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戒禁取見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