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收藏經書之塔。塔內所收之經文、偈頌、陀羅尼等,稱爲法舍利。
(二)即以經文書寫成之塔形。又作經曼荼羅。據書史會要卷六所載,北宋僧法晖于政和二年(1112)以細字書寫經文,形成一塔。其字爲正體書,每字大小僅如半芝麻粒,其上共寫法華、楞嚴等十部經,自塔頂至底部,層級鱗次,毫末不差。
(堂塔)納經文陀羅尼而供養之塔也。西天之法,凡造塔及像,則必納舍利或經頌。其納經頌者,即經塔也。寄歸傳四曰:“凡造形像及以製底。(中略)中安二種舍利:一謂大師身骨,二謂緣起法頌。”密教勸置陀羅尼。寶箧印陀羅尼經曰:“安置此陀羅尼于塔像中者,我等十方諸佛,隨其方處恒常隨逐。”尊勝陀羅尼經,佛教天帝謂此供養者爲摩诃薩埵。法華經法師品亦教于經卷所住之處,起七寶之塔而嚴節之。[囗@又]于塔書經文者。書史會要六曰:“釋法晖,政和二年天甯節,以細書經塔來上,作正書,如半芝麻粒,寫佛書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