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maha^-ya^na。(一)乃摩诃衍那之略稱。指大乘之教法。(參閱“大乘”807)
(二)爲南朝宋代僧求那跋陀羅之德號。因師廣演大乘之教法,故世稱摩诃衍。(參閱“求那跋陀羅”2965)
(叁)唐代僧。又稱摩诃衍那、大乘和尚。德宗(780~805 在位)時入西藏講經,力倡禅宗,認爲直指人心乃得開示佛性,一時藏地僧人風靡相從。贊普妃沒廬氏等貴族婦女叁十余人從其出家。後乞栗雙提贊(742~797 在位)自尼泊爾迎請寂護之弟子蓮華戒入西藏,傳印度教法。蓮華戒精通中道,雅善因明,與師所弘傳之禅旨適相乖違,诤論囂然,久莫能決,藏王乃集衆使兩家辯論,蓮華戒陳詞破難,師無以應答,遂放還漢土,自此中觀之學遂代禅教而興,此事在西藏佛教史上,爲有名之“拉薩論爭”,又稱爲“頓漸之爭”。蓋大乘和尚一若中國傳統型範,主張大而化之的頓悟直指,貶斥思慮分別之教義演繹,惟此頓悟直指之法門,只合于心領神會之默照點破,用于辯論,則不免見拙;而印度佛教自世親、僧護以下,即特重辯論之技巧,蓮華戒又精通因明論學,師之敗北乃必然之下場,然禅宗之影響並未因此在西藏消滅。現今所傳西藏史書,仍有對禅宗之記載。[西藏佛學原論、頓悟大乘正理決(王錫)]
(術語)具曰摩诃衍那Mah&amacron;y&amacron;na,譯曰大乘。聲聞緣覺二乘之教法爲小乘,菩薩之教法爲大乘。慧苑音義上曰:“摩诃衍,具雲摩诃衍那,言摩诃者此雲大也,衍那者雲乘也。”勝鬘經曰:“摩诃衍者,出世一切聲聞緣覺世間出世間善法。”起信論曰:“摩诃衍者,總說有二種:一者法,二者義。”智度論百曰:“摩诃衍是大乘法。”
摩诃衍那的簡稱,華譯爲大乘。 - 陳義孝編
大論雲:摩诃,此含叁義,謂大、多、勝。衍是乘也。勝鬘雲:摩诃衍者,出生一切聲聞緣覺世出世間善法。世尊,阿耨大池,出四大河。起信雲:摩诃衍者,總說有二種:一者法,二者義。所言法者,謂衆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于此心,顯示摩诃衍義(雲雲)。 - 宋·普潤法雲
摩诃衍那的簡稱,華譯爲大乘。
- 梵心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