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牛頭山?牛頭山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牛頭山”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牛頭山”的解釋

  (一)位于江蘇江甯府上元縣之南。又作牛首山、天阙、仙窟山。高四四八公尺,周圍約二十七公裏。以雙峰對峙,宛如牛角,故有此名。相傳文殊師利菩薩與一萬菩薩,夏居五臺山,冬居此山。今北稱牛首山,南呼祖堂山。劉宋之初,劉司空建佛窟寺(一說系梁天監年間司空徐度所創建,又有說爲梁武帝所造立者),並傾巨資,書寫佛經、道書、佛經史、俗經史、醫方圖符等七藏經書,收藏寺中;後又于大明叁年(459),建造幽棲(棲)寺。唐貞觀十八年(644),法融來此,于幽棲寺之北岩下建禅室,隨從者百余人。自此法融一系,稱爲牛頭禅。此後有法持、慧忠、玄素等皆學法于幽棲寺。此寺後改稱祖堂寺。

  又佛窟寺系因內有辟支佛窟而得名,亦爲法融住處。唐大曆九年(774),代宗曾夢牛首山辟支佛來見,故令太子詹事古侁建造七級浮圖。未久,改稱長樂寺、資善院、福昌院。至明洪武元年(1368)恢複佛窟寺之舊稱。正統十四年(1449)又改稱弘(宏)覺寺,至清代方稱普覺寺。此寺原爲金陵八大寺之一,今已衰頹,尚存大雄殿、毗盧殿、觀音窟、文殊窟、及塼塔等。此外,尚有舍身洞、辟支洞,及頂端之兜率岩等名勝。[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五、續高僧傳卷二十、宋高僧傳卷八、卷九、景德傳燈錄卷四、佛祖統紀卷四十一、祖庭事苑卷一、五燈會元卷四、聯燈會要卷二]



  (二)西藏名Glan%-ru  或  H!geh!u-to-s/an。又稱牛角山、牛角峰山。位于新疆省和阗西南噶喇喀什河(Kara-kash)畔烏加特(Ujyat)之地。英國學者史坦因(A.  Stein  )認爲系今科瑪裏山(Kohmari^)之舊名。據大唐西域記卷十二瞿薩旦那國條所載,王城西南有瞿室■伽山(唐言牛角),崖谷間建有一伽藍。昔如來曾至此處,爲諸天人說法。牛角山岩有大石室,中有阿羅漢入滅心定待慈氏佛,數百年間,供養無替。近崖崩掩塞門徑,至今石門不開。又據西藏文于阗國懸記(Lih!i-yul  lun%-bstan-pa)載,韋加耶唯魯雅王(Vijayavirya)曾在牛角山(Glan%-mgo-ri)上建造牛頭山寺(H!geh!u-to-s/an)新華嚴經卷叁十二之十回向品及藏譯大方等大集經中則謂此山在疏勒國(Kha-s/a),恐系于阗與其境相近,故混爲一說。[釋迦牟尼如來像法滅盡之記、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五、釋迦方志卷上、枳橘易土集卷八、W.W.  Rockhill:  Thelife  of  Buddha;  A.  Stein:  AncientKhotan,  vol.  Ⅰ、解說西域記、于阗國史]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牛頭山”的解釋

  (地名)梵名瞿室[饑-幾+夌]伽Gosri&ndotabv;ga,又譯牛角山。在新疆和阗市南十叁裏。西域記第十二所謂:“王城西南二十余裏,有瞿室[饑-幾+夌]伽山,唐言牛角。山峰兩起,岩隒四絕。于崖谷間建一伽藍,其中佛像,時放光明。昔如來曾至此處,爲諸天人略說法要,懸記此地當建國土,敬崇遺法,遵習大乘”是也。大集經第四十五所謂:“複以閻浮提于阗國中水河岸上牛頭山邊近河岸側瞿摩娑羅香大聖人支提住處,付屬吃利呵婆達多龍王,令守護供養。(中略)如來今以于阗國牛角峰山瞿摩娑羅幹陀牟尼大支提處付囑我。”與之相合。舊華嚴經菩薩住處品有曰:“邊夷國土,有菩薩住處,名牛頭山。”新華嚴經第叁十二有曰:“疏勒國有一住處,名牛頭山。”疏勒于阗,地雖不同,然境域相近,恐即一山也。[囗@又]在江蘇江甯南叁十裏。雙峰對峙,宛如牛角,故名。又稱雙峰,天阙,破頭山。後世呼爲牛首山。相傳梁武帝曾于此建精舍,古來高僧駐錫者不少。華嚴探玄記第十五所謂:“潤州江南有牛頭山,彼中現有佛窟寺,又有四辟支佛影,時時出現”者。即是也。唐貞觀中,法融禅師于(幽棲寺)北岩石室,聞四祖道信之教,後在此地振宗風。爲所謂牛頭禅之一派。日本傳教大師傳入日本之禅即其法流也。又見景德傳燈錄四,祖庭事苑一,五燈會元四等。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牛頭山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