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舍浮,梵名Vis/vabhu^ 或 Vis/vabhuk。爲過去七佛之第叁佛。又作毗濕婆部佛、鞞恕婆附佛、毗舍婆佛、隨葉佛。即一切勝、一切自在、廣生之義。亦即過去莊嚴劫千佛中最後出現之佛。巴利文大史(巴Maha^vam!sa )謂此佛乃以燃燈佛爲首的二十四佛中之第二十一佛。另據長阿含卷一大本經所載,此佛出世于過去叁十一劫中,其時人壽六萬歲,其父名善燈,爲刹利種,姓拘利若,母名稱戒。其時之王城名無喻。此佛于娑羅樹下成道,初會說法度衆七萬,次會說法度衆六萬,其中有扶遊、郁多摩二上足,執事弟子名寂滅。然巴利文長部經、七佛經、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等所載之度衆人數有出入。[華嚴疏鈔卷十六、玄應音義卷二十一、梵網經述記卷上]
毗舍浮佛。﹝莊嚴劫,第一千尊。﹞偈曰:「假借四大以爲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長阿含經雲:「人壽六萬歲時,此佛出世。」種刹利,姓拘利若。父善燈,母稱戒。居無喻城。坐婆羅樹下,說法二會,度人一十叁萬。神足二:一扶遊,二郁多摩。侍者寂滅子妙覺。 - 宋·普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