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梵語&Amacron;ścarya,阿阇理貳。又作遏部多Adbhuta,譯曰奇特。獨一不偶也。西域記一曰:“何奢理貳伽藍,唐言奇特。”佛所行贊四曰:“知得未曾法,而起奇特想。”賢愚經八曰:“如來出世,實複奇特。”
梵語ascarya的意譯。如《賢愚經》卷八說:“如來出世,實複奇特。”又《過去現在因果經》卷四中說佛有叁種奇特,即神通奇特、慧心奇特和攝受奇特。奇特的意思是超異,不同尋常。佛的“十八不共法”,也可以說是奇特。經藏中有《一字奇特佛頂經》。然而,把整個佛法想像得奇特古怪,就會流入邪僻一徑。禅宗有句話:“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如唐·宗杲《大慧禅師語錄》卷十九指出:“才有一言半句作奇特解、玄妙解、秘密解,可傳可授,便不是正法。正法無傳無授,唯我證爾證。”再舉兩個俗例。如宋·王谠《唐語林·補遺一》:“李郎以奇特之才,輔清平之主,竭忠盡行,必報人臣。”又如郭沫若《洪波曲》:“桂林和陽朔的山水的確很奇特。”(李明權)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