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叁摩耶?叁摩耶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翻譯名義集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叁摩耶”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叁摩耶”的解釋

  梵語samaya  之音譯。又作叁昧耶、縒麼野、娑摩耶。意譯時、衆會、一致、規則、教理。一般多作“時”、“一致(平等)”之義。

  (一)作爲“時”之意,如諸經之初,有“如是我聞:一時”(梵evam!maya^  s/rutam  ekasmin  samaye  )之語,亦即六事成就中之時成就。據大智度論卷一所載,古印度有關“時”之名稱有二:一爲迦羅(梵ka^la  ),一爲叁摩耶。其中,迦羅一詞爲印度古代外道所習用,此類外道執“時間”爲實有,且以之爲萬物之生因,佛教則視之爲邪見,故于經中多用叁摩耶一語,而不用迦羅一詞。此外,或以迦羅表示長時之時,如一年分爲叁等分,而以叁摩耶表示時中之小時,如一日分爲畫夜六時,六時之中更有“小分”之分。[大日經義釋演密鈔卷八、大日經疏鈔卷二](參閱“一時”63)

  (二)密教以之爲諸佛或諸尊之本誓(因位之誓願)。具有平等、本誓、除障、驚覺等四義。即:以佛與衆生之本質而言,二者完全平等無有差別(平等),故佛發誓令所有衆生開悟成佛(本誓),而衆生由于佛之加持力,故能袪除煩惱(除障),衆生之迷心亦能隨之而驚醒(驚覺)。其中均以平等之義爲中心。故大日經卷六言此叁者皆平等一致,即叁皆叁昧之意,而稱爲叁叁昧耶。此有一心叁叁昧耶、叁寶叁叁昧耶、一身叁叁昧耶、叁乘叁叁昧耶等四種。

  據大日經卷二、大日經疏卷九所載,修胎藏界曼荼羅諸尊之叁昧(叁摩地)契合于本誓,與諸尊成爲一體之修法,因胎藏界之諸尊分爲佛部、蓮華部、金剛部等叁部,其觀想亦有叁種,此叁種叁昧耶,稱爲叁叁昧耶。即:諸佛之本體,謂法界,此法界在胎內之位爲入佛叁昧耶,出胎內爲法界生,完成自利利他之作用爲轉法輪;依序而爲法身、報身、應身之功德。此亦稱佛部叁昧耶、蓮華部叁昧耶、金剛部叁昧耶,或叁部叁昧耶。

  爲平等、本誓之意時,密教之戒,稱爲叁昧耶戒、叁摩耶戒,簡稱爲叁戒。而其作法則稱叁昧耶戒儀、叁昧耶戒作法,其道場稱爲叁昧耶戒場、叁昧耶戒壇。此戒乃是立于“叁皆叁昧耶”,即“叁叁平等一致”之觀點,而以衆生本具之本有清淨菩提心爲戒體,亦即以行願(大悲)、勝義、叁摩地之叁種菩提心爲戒體,並以顯教、密教、大乘、小乘之戒法等法界之德爲行相,在傳法灌頂時所授。

  密教認爲,受法之後不修行,則將退失自己之本誓,此稱退叁昧耶罪。對密教之教說(密藏)加以懷疑、誹謗者,則稱破叁昧耶罪。若未經允許學法,而自行授受者,爲越叁昧耶罪(越法罪)。以上叁種罪,合稱爲叁種重罪。

  象征佛、菩薩、諸天等之本誓之器杖、印契等物,稱爲叁昧耶形、叁摩耶形(略稱叁形),或波羅蜜形。描繪叁昧耶形以代表尊形之曼荼羅,則稱叁昧耶曼荼羅,系四種曼荼羅之一。例如,大日如來之寶塔、觀音菩薩之蓮華、不動明王之劍等,均爲叁昧耶形。即順序觀想種子、叁昧耶形、尊形,先從種子成就叁昧耶形,再從叁昧耶形開展出諸尊之形相。

  密教修行之過程有五階段,爲五種要誓之意,稱爲五種叁昧耶、五種灌頂。即:(一)  初見叁昧耶,遙從壇外可見曼荼羅,而未授與真言及印契之位。(二)入睹叁昧耶,允許進入壇內供養、禮拜、散花,而得聞本尊名號之位。此時可受真言與印契。(叁)具壇叁昧耶,見曼荼羅及印契之後,修妙業之位。(四)傳教叁昧耶,修行法則,知曉必要之事,而得爲人師之位。(五)秘密叁昧耶,到達最後生秘密慧之位。上述五種叁昧耶可配于後世之灌頂,而依序相當于曼荼羅供、結緣灌頂、受明灌頂、傳法灌頂、以心灌頂。[大日經卷五入秘密漫荼羅法品、理趣釋卷上、大日經疏卷十六]

【翻譯名義集】對“什麼是叁摩耶”的解釋

  刊正記雲:名假時,亦名短時長時。論雲:除邪見故,說叁摩耶,不言迦羅。複次,有人言一切天地好醜,皆以時爲因。論中廣約叁世無相,是故時法無實。是故說叁摩耶,令其不生邪見。叁摩耶說名時,亦是假名時。亦名長時短時者,不同外人定執,蓋是假說長短,而無其實故。若短若長,悉名叁摩耶。見陰界入生滅,假名爲時。 - 宋·普潤法雲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叁摩耶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