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叁種止觀?叁種止觀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叁種止觀”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叁種止觀”的解釋

  指天臺宗所立之漸次止觀、不定止觀與圓頓止觀。略稱叁止觀。此叁觀依序爲初淺後深之觀法、淺深不定之觀法與初後不二之觀法,叁者皆是緣實相之大乘止觀,系天臺智者大師秉承南嶽慧思禅師之說,爲叁根性說叁法門,並引叁譬喻而廣說者。(一)漸次止觀,略稱漸次觀,爲初淺後深之觀。此法猶如登梯之由低而高。即初先持戒,達叁善道;次修禅定,止欲散網,達色、無色定道;次修無漏,止于叁界獄,達涅槃道;複修慈悲,止于自證,達菩薩道;後漸觀實相,止二邊偏,達常住道。此即漸次止觀之相,此諸法門能見佛性,住大涅槃。(二)不定止觀,非初觀實相,亦非次第由淺至深,而系前後互更之觀法。如置金剛寶于日中,其色彩之現像不定。此爲無別之階位,隨衆生根機而作前淺後深,或前深後淺,或淺深事理漸頓不定等法,以成實相之觀。即指世界爲第一義,或指第一義爲“爲人對治”;或息觀爲止,或照止爲觀,故稱不定止觀。此系從過去佛深種善根,今修證十二門,豁然開悟而得無生忍。(叁)圓頓止觀,指初發心即觀實相。觀法界一色一香無非中道,己界、佛界及衆生界亦然,故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猶如通者之騰于虛空,初緣實相而行解共頓。此系以法性寂然修四種叁昧,行八正道,雖有初後,然實無二無別,故于道場開佛知見,得無生忍。[摩诃止觀卷一上、法華玄義卷十上、法華玄義釋簽卷十上](參閱“不定止觀”972、“止觀”1476、“圓頓止觀”5411、“漸次止觀”5827)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叁種止觀”的解釋

  (名數)天臺大師由南嶽傳受叁種之止觀:一漸次止觀,初淺,後深,如彼梯磴,初持戒,次修禅定,後漸修實相也。大師依之說禅波羅蜜十卷。二不定止觀,前後互更,如金剛寶置日中,現像不定,無別之階位,隨衆生之根或前淺後深,或前深後淺,或淺深事理漸頓不定,大師依之說六妙門一卷。叁圓頓止觀,初後不二也。如通者之騰虛空,自初緣實相而行解共頓也,大師依之說摩诃止觀十卷。其關于止觀之著述,有二十余種。見摩诃止觀條下。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叁種止觀”的解釋

  (名數)漸次,不定,圓頓也。見止觀條。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叁種止觀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