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自生至死之持續階段,而有體溫(暖)與意識(識)者。在佛教中,稱爲壽命或命根。壽爲梵語a^yus之意譯,命爲梵語ji^vita之意譯。亦有將壽與命分別解說者。壽維持暖與識,反之,暖與識亦維持住壽,二者之間有相互依存之關系。臨終時,壽、暖、識即脫離肉體。此壽,由于叁界六道之差別,其量有所限定,此即稱爲壽量。佛之壽命無限量,因此稱爲壽命無量或無量壽(梵amita^yus ,阿彌陀)。
指自生至死的生命持續期間,有體溫(暖)與意識(及潛在的阿賴耶識)同時存在,此即是一期生命的持續。此在佛教中,壽、暖、與識叁者同時存在,互相支持,稱爲命根。換言之,暖與識維持一期壽命,二者之間有相互依存。報盡命終時,第八阿賴耶識離開身體,體溫即不存在;反之,體溫消失(如大出血致心髒停止,或因病使心髒停止),壽與識亦不存在。有情壽命的長短,由于叁界六道的差別,其量有所限定,此即稱爲壽量。所謂命根,即親生第八心王的名言種子,由先世業種所引之持身差別功能,今色、心等現在住時決定,依此住識的功能,稱爲命根。第八識自種有兩種作用,一爲生識之用,一爲住識之用,此處所取的是住識作用。如果命根中識種無此功能,五根身將爛壞。或有問曰:由于有現行識任持根身,故身不爛壞。所以持身功能在現行識。爲何不以現行識爲命根,而以種子爲命根呢?因爲現行本識,是由種子之力方能生起。由種子力故緣叁種境、任持根身,所以現行不能叫做命根,以其非根本也。 - 于淩波居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