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五見之一,于身執實我之邪見也。梵雲薩迦耶達利瑟致Satkayadr&sdotblw;&tdotblw;i,薩婆多宗譯曰有身見,經部宗譯曰懷身見,又譯僞身見,大乘作移轉身見,又作不實移轉身見。常略之而雲身見,皆是就所緣之法謂爲身見也。若就能緣之迷情,則雲我見。
執著身體爲實有的邪見,爲五見之一。 - 陳義孝編
音譯作薩迦耶見,意譯作身見,爲五見之一,十隨眠之一。即認爲身爲五蘊和合,而五蘊之法體實有,故緣五取蘊,而執著于我及我所爲實有等之妄見,又稱爲有身見,此系說一切有部所立。 - 于淩波居士著
另譯作「有身見、有身、自身見、身邪結、身見結」,音譯爲「薩迦耶見」,意思是具有獨立不變個體、永恒我的觀念。後來的論師可能如《雜阿含一○九經》所說,從五蘊作分析,得出「二十種身見」的情形,即1.以色爲「我」,其他四蘊就是「我所」,2.以色爲「我所」(異我),其他四蘊即爲「我」,3.以「我」在色中(色中我、我在色),4.以色在「我中」(我中色、色在我),每一蘊都有這四種情況的身見,五蘊共計二十種,其中,第3.種與第4.種合稱爲「相在」。(相關詞「是我、異我、相在」「是我.異我.相在」「是我,異我,相在」「有我、異我、相在」「有我.異我.相在」「有我,異我,相在」,反意詞「不見我、異我、相在」「不見我.異我.相在」「不見我,異我,相在」「非我,不異我,不相在」「非我.不異我.不相在」「非我、不異我、不相在」「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 - 莊春江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