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十善?十善是什麼意思?

在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英漢對照詞典、叁藏法數、佛學常見辭彙、法界次第初門、阿含辭典、佛識慧集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十善”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十善”的解釋

  (術語)不犯十惡,則謂之十善。見善惡條。天臺雲:十善有二種:一止二行。止則但止前惡,不惱于他。行則修行勝德,利樂一切。此二通稱善者,善以順利爲義。息倒歸真曰順理,止則息于重倒之惡。行則漸歸勝道之善。故止作二種,皆名曰善。或以加道名,以能通至樂果也。

【英漢對照詞典】對“什麼是十善”的解釋

Ten  Wholesomeness  ==  十善

see  Ten  Good  Deeds.

【英漢對照詞典】對“什麼是十善”的解釋

Ten  Good  Deeds  ==  十善

The  Ten  Forms  of  Good  Actions  for  layman,  or  Ten  Wholesomeness.
1.No  killing  
2.No  stealing  
3.No  adultery  
4.No  lying  
5.No  slandering  
6.No  harsh  speech  
7.No  idle  talks  
8.No  greed  
9.No  hatred  
10.No  illusion  
It  is  essential  for  the  rebirth  in  Deva  realm.

【叁藏法數】對“什麼是十善”的解釋

  [出法界次第]  善即順理之義。謂行此十法皆順理故。然有二種。一者止。二者行。止則止息己惡。不惱于他。行則修行勝德。利安一切也。一不殺生不殺生者。謂不害一切物命。即是止殺之善。既不殺已。當行放生之善也。二不偷盜不偷盜者。謂不竊取他人財物。即是止盜之善。既不盜已。當行布施之善也。叁不邪淫不邪淫者。謂不行邪淫欲事。即是止淫之善。既不邪淫。當行清淨梵行之善也。四不妄語不妄語者。謂不起虛言诳惑他人。即是止妄語之善。既不妄語。當行實語之善也。五不兩舌不 - 明·一如等 撰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十善”的解釋

  十種的善業,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不貪、不嗔、不癡。 - 陳義孝編

【法界次第初門】對“什麼是十善”的解釋

身叁種善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叁不邪淫

口四種善  一不妄語  二不兩舌  叁不惡口  四不绮語

意叁種善  一不貪欲  二不嗔恚  叁不邪見

次十惡而辨十善者。若人能知惡是乖理之行故。現在將來由斯招苦。則必須息惡行善。可以來世永致清升之樂果。是以次十惡而明十善也。但十善有二種。一止。二行。止則但止前惡。不惱于他。行則修行勝德。利安一切。此二通稱善者。善以順理爲義。息倒歸真。故雲順理。止則息于重倒之惡。行則漸歸勝道之善。故止行二種。皆名爲善。或加以道名。以能通至樂果也

一不殺生  即是止善。止前殺生之惡行。善者當行放生之善也

二不偷盜  即是止善。止前盜他財物之惡行。善者當行布施之善

叁不邪淫  即是止善。止前于非妻妾淫欲之惡行。善者當行恭敬之善

四不妄語  即是止善。止前虛言诳他之惡行。善者當行實語之善也

五不兩舌  即是止善。止前構鬥兩邊之惡行。善者當行和合之善

六不惡口  即是止善。止前惡言加人之惡行。善者當行軟語之善

七不绮語  即是止善。止前绮側乖理之惡語行。善者當行有義語饒益之善

八不貪欲  即是止善。止前引取無厭之惡行。善者當行不淨觀。觀諸六塵皆欺诳不淨之觀行善

九不嗔恚  即是止善。止前忿怒之惡行。善者當行慈忍之善

十不邪見  即是止善。止前撥正因果僻信邪心之惡行。善者當行正信歸心正道生智慧之善心 - 隋·智顗 撰

【阿含辭典】對“什麼是十善”的解釋

不「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惡口、兩舌、绮語、貪欲、瞋恚、邪見(癡)」。(同義詞「十善行」) - 莊春江居士編

【佛識慧集】對“什麼是十善”的解釋

十種善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不貪、不瞋、不癡、

- 梵心居士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十善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