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受日?受日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受日”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受日”的解釋

指比丘于安居中,因事緣而須外出時,行法所得之暇日。依法而行此等請假之法,稱受日法,以七日或十五日爲限。安居中,若因父母病,或爲外道滅除惡見,或因叁藏之請爲彼說法等事緣,即可請假出界。比丘陳述外出事由,因而受許諾得外出七日,屬對首法,稱爲七日法、受七日法。如所受期日已盡,尚須受日者,則行改受之法,屬羯磨法,稱爲受過七日法、受過七日羯磨法、羯磨受日法。受日之法,見于有部百一羯磨卷四受日出界外白二條(大二四·四七一中):“隨時對一苾刍蹲踞合掌,作如是說:“具壽存念:我苾刍某甲于此住處,或前或後叁月夏安居,我苾刍某甲爲某事因緣故,守持七日出界外,若無難緣,還來此處。(中略)”所對之人應雲:“奧箄迦!”守持日者答言:“娑度!””上記之“奧箄迦”(梵aupayika  ),意譯可爾、如是;“娑度”(梵sa^dhu  ),意譯善哉。

  諸家對超過七日之限度,看法各異。如彌沙塞羯磨本、五分律卷十九等,謂過十五夜至叁十夜;大沙門百一羯磨法、十誦羯磨比丘要用等,謂過叁十九夜;有部百一羯磨卷四,謂過四十夜;摩诃僧祇律卷二十,謂過半月、一月、二月,乃至自恣日止,爲過七日;律二十二明了論,謂先受七日,若事緣未了再受七日。此外,接受受日法而告假者,若非遇水陸虎狼等災難而不如期歸返者,即破安居,犯突吉羅罪。[僧羯磨卷上受日篇、行事鈔資持記卷上之四]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受日”的解釋

  (術語)比丘于安居中依父母之病緣或自己無已之事緣,要外出時,行其作法以受暇日,名曰受日。其法以七日爲程度,七日盡,尚要受日者,則改受之。見行事鈔上四之二。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受日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