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一卷。梵名Sukha^vati^ -vyu^hopades/a 。世親(梵Vasubandhu )造,北魏菩提流支譯。全稱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又稱淨土論、往生淨土論、無量壽經論、無量壽優波提舍經論、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冊。本論依無量壽經作願生偈,贊歎極樂淨土之莊嚴,闡說修習禮拜、贊歎、作願、觀察、回向等五念門,勸往生西方。謂修習五念門可得種種成就,並次第得近門、大會衆門、宅門、屋門、園林遊戲地門等五種功德;前四種功德爲入功德,能入于蓮華藏世界,自受法樂;園林遊戲地門則爲出功德,即回入生死煩惱,遊戲神通至教化地,如是自利利他,速成就菩提。本論爲唯一印度撰述之淨土論部,淨土宗特重之,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等叁部經合稱叁
經一論,爲正所依之經論。其論述頗爲深妙,大旨與攝大乘論(無著造)十八圓淨之說一致。北魏昙鸾著有往生論注二卷。又日本正倉院聖護藏中藏有本論之古寫本,與現行本略有出入。[曆代叁寶紀卷九、大唐內典錄卷四、開元釋教錄卷六]
(二)凡叁卷。唐代迦才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冊。內容評定極樂淨土之報化與往生之機品,舉理證及實例論述凡夫往生之可能。共分九章,即:定土體性、定往生人、定往生因、出道理、引聖教爲證、引現得往生人相貌、將西方兜率相對校量優劣、明教興時節、教人欣厭勸進其心等。迦才博采諸經、論、釋等之文句,闡明他力易行之法門。
(書名)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之異名。又名淨土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