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a^tmamoha。愚于我相、迷于無我之理者,稱爲我癡。與我見、我慢、我愛等叁煩惱同爲四根本煩惱。唯識叁十論頌(大叁一·六○中):“四煩惱常俱,謂我癡、我見,並我慢、我愛,及余觸等俱。”蓋一切惑障之生起,皆以愚癡爲前導,故知由我癡而有其余叁種煩惱之生起,故謂我癡爲無明煩惱之首。[成唯識論卷四、辯中邊論卷上、百法問答鈔卷一]
(術語)迷于無我之道理爲我癡。唯識論四曰:“我癡者,謂無明愚于我相,迷無我理,故名我癡。”
癡是愚癡,愚癡的不明白我之真相,叫做我癡。 - 陳義孝編
成唯識論四卷十八頁雲:我癡者:謂即無明。愚于我相,迷無我理;故名我癡。 - 朱芾煌
爲四根本煩惱之一,癡是無明的意思,于諸事理迷闇爲性。此無明迷于我理,與我見相應,故曰“我癡”。此無明有兩種,一者相應無明,二者不共無明。相應無明,是指第六識與六種根本煩惱(貪、嗔、癡、慢、疑、惡見)相應而起者。不共無明分爲兩種,一爲獨行不共,是與第六識相應、而不和根本煩惱相應者。一爲恒行不共,這唯與第七識相應。此處所稱的我癡,即是恒行不共無明,這無明是不明無我之理,與我見相應,故名我癡。我癡居四煩惱之首,一切煩惱,皆由此無明而生起。參閱“四煩惱”條。 - 于淩波居士著
即愚癡,亦即無明或無知,是無知識無理智之謂。因它對我相真理不能了解,故名我癡。
- 梵心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