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Sukha^vati^ -vyu^ha 。凡二卷。曹魏康僧铠譯。又稱雙卷經、兩卷無量壽經、大無量壽經、大經。爲淨土教叁部根本要典之一。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冊。本經敘說于“世自在王佛”時,有國王出家爲僧,號法藏,誓願度化一切衆生至極樂世界,如四十八願中之第十八願所雲(大一二·叁六八上):“十方衆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後成佛,號“無量壽”,國土在西方,名爲“安樂”,或稱“極樂”;經中並敘及淨土之莊嚴,又勸發諸天衆生精進修行,以求往生彼佛國土。
本經之漢譯本極多,古來即有“五存七缺”等十二種譯本之說,即:(一)無量壽經,二卷,東漢安世高譯,今已不存。(二)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四卷,東漢支婁迦谶譯。(叁)阿隬陀經,二卷,叁國吳之支謙譯。(四)即康僧铠譯之本經。(五)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二卷,曹魏帛延譯,今已不存。(六)無量壽經,二卷,西晉竺法護譯,今已不存。(七)無量壽至真等正覺經,一卷,東晉竺法力譯,今已不存。(八)新無量壽經,二卷,東晉佛陀跋陀羅譯,今已不存。(九)新無量壽經,二卷,劉宋寶雲譯,今已不存。(十)新無量壽經,二卷,劉宋昙摩蜜多譯,今已不存。(十一)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二卷,唐代菩提流志譯。(十二)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叁卷,北宋法賢譯。
然近代學者,如日本常盤大定、望月信亨、中村元等人,根據曆代經錄之記載、敦煌本之新資料、梵文原本之對照研究,乃至教理史之發展觀點,而對古來十二譯之說提出質疑之看法,謂本經前後僅有五種之譯本而已,即上記十二譯本中之第叁、第五、第十一、第十二譯,另加上西晉竺法護譯之無量壽經二卷,其余多爲重複訛僞之記錄。此外,日本野上俊靜更進一步主張本經系竺法護譯于西晉永嘉二年(308)之譯本,而非康僧铠所譯。
又南宋紹興叁十年(1160),龍舒人王日休所校輯之大阿彌陀經二卷,爲各版無量壽經中流通極廣之版本,然該經僅系將現存四譯本(除去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互相參照,重新編纂而成,而非直接譯自梵文本。
本經之梵文原本亦有數種,一八八叁年,英國學者麥克斯穆勒(Max Mu|ller)與日本南條文雄共同出版原文本,穆勒又將之英譯,題爲 TheLarger Sukha^vati^-vyu^ha。一九○八年,南條文雄亦將此版譯爲日文。一九一七年,日本荻原雲來又根據高楠順次郎、河口慧海兩人自尼泊爾所發現之梵本及藏譯本,重新改訂穆勒出版之梵文本,複譯爲日譯本、英譯本。此外,寺本婉雅、青木文教兩人亦曾先後將西藏本譯爲日文出版。
自本經各種語文版本陸續刊行後,學者乃逐漸采用異語版本之對照研究,其中研究效果最顯著者爲漢譯諸本與梵文原本之對照比較,較值得注意者,如全經章段之出入、願文之多寡、與會之大比丘衆人數、菩薩衆之名稱數目、法藏菩薩所見佛刹土之數目,乃至經文中“彌陀入滅,觀音補處”之說、“五惡段”之文、過去佛及十二光佛之數、偈頌之有無、位置之差異等,各譯本與梵本均有所異。
本經既爲淨土教之根本聖典,古來有關之注疏贊述自然不勝枚舉,較重要者,有印度世親之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一卷(此即著名之“世親淨土論”)、北魏昙鸾之往生論注二卷、隋代慧遠之無量壽經義疏二卷、隋代吉藏之無量壽經義疏一卷、唐代圓測之無量壽經疏叁卷、新羅元曉之無量壽經宗要一卷、新羅義寂之無量壽經述義記二卷、唐代玄一之無量壽經記叁卷、唐代寂證之無量壽經述義叁卷、新羅璟興之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叁卷、清代彭際清之無量壽經起信論叁卷等。[出叁藏記集卷二、曆代叁寶紀卷四、卷五、卷七、開元釋教錄卷一、卷十一、卷十四、樂邦文類卷一、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一、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卷一、大無量壽經の教理史的研究(池本重臣)、無量壽經諸異本の研究(明石惠達)、梵文無量壽經批議(荻原雲來)]
(經名)梵語Sukh&amacron;vativy&ndotabv;ha-s&umacron;tra,二卷,曹魏康僧铠譯。淨土叁部經之一。此經說無量壽佛之因地修行,果滿成佛,國土莊嚴,攝受十方念佛衆生往生彼國等事,該括無遺。無攝之機,通于聖凡。凡位具攝叁輩。唯除五逆十惡,誹謗正法。此經前後有十二譯,中存五譯欠七譯。見五存七欠條。各家注述如下:無量壽經義疏二卷,隋慧遠撰。無量壽經義疏一卷,隋吉藏撰。無量壽經記二卷,上卷殘,下卷逸,唐玄一集。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叁卷,唐璟興撰。無量壽經宗要一卷,新羅元曉撰。無量壽經起信論叁卷,彭際清述。無量壽經會譯一卷,魏源會譯。
Sukhavativyuha Sutra == 無量壽經
It is one of the main Sutras for Pure Land Sect. It stipulates the Forty-eight Vows of Amitabha Buddha, which give rise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Pure Land of Ultimate Bliss in the W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