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一念?一念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叁藏法數、佛學常見辭彙、俗語佛源、佛學次第統編中都找到了“什麼是一念”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一念”的解釋

  (一)時間單位。乃指極短之時間單位,或作瞬間,或指某一事甫成就之片刻。如仁王般若經卷上(大八·八二六上):“九十刹那爲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經九百生滅;乃至色,一切法亦如是。”往生論注卷上(大四○·八叁四下):“百一生滅名一刹那,六十刹那名爲一念。”或謂“二十念名爲一瞬,二十瞬名爲一彈指。”皆泛指極短促之時間。又發起一個意念之間,稱爲一念頃或一發意頃。[摩诃僧祇律卷十七、大智度論卷叁十八、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八]

(二)指一次之念。梵語eka-citta。念爲思念之意,一般有“心念”、“觀念”(觀想法性之理、佛之相好、時節因緣與衆生之素質能力)、“稱念”等名詞。淨土宗將“念”解爲“稱念”,故以一念配合一聲佛號,稱名一句即謂一念。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九上):“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爲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無量壽經鈔卷六]

  (叁)指叁千性相所圓具之一念心。此乃天臺宗所立。謂心具足一切,即稱一念。[摩诃止觀卷五上](參閱“一念叁千”49)

  (四)一念相應。依據與刹那一念相應之智慧,而頓時開悟,稱爲一念相應。大乘起信論等謂,本覺與始覺相應,而理智冥合之無念之念,即是一念。[大般若經卷叁九叁]

  (五)與其他語句連用者有“一念信解”。乃一次聽聞佛法即告開悟之謂;念一聲阿彌陀佛,稱爲“行之一念”;對阿彌陀佛生起信心之刹那,稱爲“信之一念”;于其時,決定往生淨土之因,故稱“一念業成”;不拘一遍或十遍地稱念阿彌陀佛,以成往生淨土之因,稱爲“一念十念”。此外,有關一念稱名念佛之成語甚多,如超乎思想之境界,稱爲“一念不生”,歸依佛法而生信服之心,稱爲“一念隨喜”。[法華經分別功德品]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一念”的解釋

  (術語)其說有二:(一)極短促之時刻也。文句八上曰:“一念時節極促也。”教行信證文類叁末曰:“一念者斯顯信樂開發時克之極促。”觀無量壽經曰:“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然其時限,諸說不同。仁王般若經上曰:“九十刹那爲一念一念中之一刹那,經九百生滅。”往生論注上曰:“百一生滅名爲一刹那,六十刹那名爲一念。”摩诃僧祇律十七,則謂“二十念名爲一瞬頃,二十瞬名爲一彈指,二十彈指名爲一羅豫,二十羅豫名爲一須臾,日極長時,有十八須臾,夜極短時,有十二須臾,夜極長時,有十八須臾,日極短時,有十二須臾。”此即一晝夜爲叁十須臾,一須臾二十分爲一羅豫,一羅豫二十分爲一彈指,一彈指二十分爲一瞬,一瞬二十分即爲一念之說也。又大智度論叁十,引經論謂“一彈指頃有六十念。”華嚴探玄記十八,謂“刹那茲雲念頃,一彈指頃有六十刹那。”此二說可爲同意。彼翻譯名義集五,謂“刹那毗昙翻爲一念”者,亦即以一念與一刹那解爲同義也。(二)思念對境一次也。其義亦多。如天臺,以陰妄刹那之心名爲一念。又或以本覺靈知之自性,謂爲一念。淨土門諸派,以古來一念多念之論盛行,隨而一念之解,其說不一,如日本幸西氏,稱彌陀果體所成就之佛智,謂爲一念,所謂“一乘即弘願,弘願即佛智,佛智即一念”是也。如日本親鸾氏,以聞名信喜之心,名爲一念,教行信證六,所謂“一念雲者,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是名爲一心。”是也。又依選擇集上,則謂“念與聲是一。”其證則引觀經下品下生“使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論十念即爲十聲。故誦經謂之念經。誦法華謂之念法華。稱佛名謂之念佛。凡念字之義,雖通于觀念稱念,而彌陀之本願爲稱念,故一念十念之念,即指稱佛之聲也。按義寂之無量壽經疏曰:“此言念者,謂稱南無阿彌陀佛。經此六字頃,名一念。”同疏一曰:“言一念者,以事究竟爲一念,非唯生滅刹那等。”無量壽經上曰:“乃至十念。”同下曰:“乃至一念。”即一念十念之義也。

【叁藏法數】對“什麼是一念”的解釋

  [出華嚴經]  念即心念。此之一念。有真有妄。若凡夫以根對塵所起之念。念念生滅。此妄念也。若離根塵真淨明妙虛徹靈通之念。即是如來正智之念也。此正智之念。非生非滅。不常不斷。促一刹那而非短。延無量劫而非長。經雲。一念普觀無量劫。是也。(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塵者。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也。梵語刹那。華言一念。劫。梵語具雲劫波。華言分別時節。) - 明·一如等 撰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一念”的解釋

  1.一個念頭。2.(喻)極短的時間。 - 陳義孝編

【俗語佛源】對“什麼是一念”的解釋

  
  極短促的時間,稱爲“一念”。“一念”短到什麼程度?《仁王經》說,“一念”中包括九十刹那,一刹那中又包括九百次生滅。《往生論經》說,“一念”中包括六十刹那。佛家提倡從“一念相應”下手修行,即抓住一閃念,與清淨自性、禅定智慧等互相契合。又提倡“一念不生”,即凝心息慮,不生一念妄心。佛家還認爲,空間、時間都産生于“一念”心中,所謂“一念叁千(世間)”,“一念萬年”,皆指此。後因以“一念”指一閃念間。如《兒女英雄傳》第叁六回:“你可曉得一念不違天理人情,天地鬼神會暗中呵護,一念背了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也會立刻不容。”俗語中又有“一念之差”,謂動念間出的差錯。如夏衍《掌聲與哀聲》:“(執政的階層)一念之差,一事之誤,往往可以使千千萬萬人民淪于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悲境。”  (李明權)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

【佛學次第統編】對“什麼是一念”的解釋

  一念者,陰妄刹那之心,名爲一念。本覺靈知自性,亦即一念。夫一心具叁千,叁千在一念心,若無心則已,介爾有心,即具叁千。問:“一念具十法界,爲作念具?爲任運具?”答:“諸性自爾,非作所成,如一微塵,具十方分。” - 明·楊卓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一念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