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manas-karman。叁業之一。意即依心王之業;業爲造作之義,廣義而言,包含一切或善或惡或無記等之行爲動作。俱舍論卷十叁(大二九·五五上):“思謂意業。”蓋思爲造作之義,令心王造作善、惡、無記等,故意業即與“思”同義。又據成唯識論卷四舉出,思可分爲審慮思、決定思、動發勝思叁種。其中,與審慮、決定二者相應而造作者,稱爲意業。
此外,據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七所舉,意業具有如下二種心:(一)精進心,即發菩提心修習善業,而遠離一切懈怠之心。(二)退轉心,即于諸善法不能進修,或暫時發心修行,而常生退屈之心。(參閱“叁業”638、“思”3807)
(術語)叁業之一。見叁業條。
叁業之一。見叁業條。 - 陳義孝編
成唯識論一卷十五頁雲:審決二思、意相應故,作動意故;說名意業。
二解 成業論十九頁雲:意者:謂識能思量故;趣向余生及境界故;說名爲意。作動意思,說名意業。令意造作善不善等,種種事故。具足應言作意之業。除作之言,但名意業。或意相應業,名意業。除相應言,但名意業。喻說如前。
叁解 品類足論七卷一頁雲:意業雲何?謂思。 - 朱芾煌
叁業之一。意即依心王之業;業爲造作之義,廣義而言,包含一切或善或惡或無記等之行爲動作。《俱舍論》卷十叁:“思謂意業。”,以思爲造作之義,令心王造作善、惡、無記等,故意業即與“思”同義。又據《成唯識論》卷四舉出,思可分爲審慮思、決定思、動發勝思叁種。其中,與審慮、決定二者相應而造作者,稱爲意業。意業有善有惡,若貪欲、嗔恚、邪見等爲意惡業;若不貪、不嗔、不邪見則爲意善業。此外,另有非善非惡、無感果之力的無記業。 - 于淩波居士著
叁業之一,意業即是意之所思。
- 梵心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