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有色?有色是什麼意思?

在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佛學常見辭彙、法相辭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有色”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有色”的解釋

  (術語)欲界與色界之有情有色身者。金剛經曰:“若有色,若無色。”天臺之疏曰:“有色即欲色二界,無色即空處。”長水之刊定記四曰:“有色即以色爲身,無色即以四蘊爲身。”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有色”的解釋

  指欲界與色界中具有色身的衆生。 - 陳義孝編

【法相辭典】對“什麼是有色”的解釋

  瑜伽五十六卷叁頁雲:問:于諸蘊中,何義,幾蘊,是有色?答:卽以此性還說此性。色自性義,是有色義。一蘊是有色
  二解  顯揚五卷十五頁雲:問:何義,幾種,是有色?答:卽以有色自體義故。一蘊是有色
  叁解  雜集論叁卷五頁雲:雲何有色?幾是有色?爲何義故,觀有色耶?謂色自性故,依大種故,喜集故,有方所故,處遍滿故,方所可說故,方處所行故,二同所行故,相屬故,隨逐故,顯了故,變壞故,顯示故,積集建立故,外門故,內門故,長遠故,分限故,暫時故,示現故,是有色義。色自性者:謂卽用色法爲自性故,名爲有色。非與余色合故,名爲有色。是故最初說色自性。依大種者:此顯與余色合故,名有色。諸所造色,與大種色合故,名有色諸大種色,展轉合故,名有色。喜集者:卽有色法,以喜爲集,名爲喜集。非如現在喜愛,以先觸受等爲集,名爲喜集。有方所者:有分量故。處遍滿者:形量遍十方故。方所可說者:可說在此在彼方故。方處所行者:謂隨所住方所緣性故。二同所行者:謂二有情,共所緣性故。非如無色法,如自所受,他不能取故。相屬者:謂眼識等,亦名有色。系屬有色根故。隨逐者:謂生無色界異生,諸色種子所隨逐故。顯了者:謂諸尋思。由能顯了所緣境故。變壞者:謂五蘊。由手等所觸,受等所切,隨其所應,卽便變壞。以變壞是色義故。顯示者:謂諸言說,顯示義故。積集建立者:謂極微已上色。有微細分可建立故。外門者:謂欲界色。妙欲愛所生故。內門者:謂色界色。定心愛所生故。由此道理,說彼諸色,名意生身。長遠者:謂異生色。不可建立前後兩際有邊量故。分限者:謂有學色。已作生死分限故。暫時者:謂無學色。唯余現在一有身故。示現者:謂如來等所現諸色。唯是示現,非真實故。一切皆是有色。或隨所應。一切是有色者:謂變壞色等。隨所應者:謂余色。外門等六色差別,當知與受等共。爲舍執著有色我故,觀察有色。 - 朱芾煌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有色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