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白雲宗?白雲宗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白雲宗”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白雲宗”的解釋

  又稱雲宗。爲華嚴宗之一派。宋代以後流行于江南一帶。北宋徽宗大觀(1107~1110)年間,西

京(今洛陽)寶應寺僧清覺(1043~1121)所創;因其居杭州白雲庵,取其所居名,故稱白雲宗。其信徒素食,被稱爲“吃菜”之道民,又稱白雲菜、十地菜。清覺著有證宗論、叁教編、十地歌、初學記、正行集等,發揮華嚴宗教義。本宗系以華嚴爲一代佛教之旨歸,立“十地叁乘頓漸二教”之教相爲教說。

  本宗將修行果位分爲十地(十階),即:(一)須陀洹果,(二)斯陀含果,(叁)阿那含果,  (四)阿羅漢果,(五)辟支佛果,(六)遠行地,(七)不動地,(八)善慧地,(九)法雲地,(十)妙覺地。其中,前四地爲聲聞乘,第五地爲緣覺乘,第六至第九爲菩薩乘,第十地爲佛乘;將第一地與初禅、第二地與二禅、第叁地與叁禅、第四地與四禅中之十叁梵天、第五地與十八梵天、第六至第九之四地與空無邊處等四無色相配當,後五地分別與般若、唯識、法華、禅、華嚴相配當;而認爲前九地爲漸教,第十地爲頓教;第九地與第十地相比較,猶輸一等,故稱第十地爲等覺大乘。以華嚴爲頓教佛乘;貶斥禅宗及法華等爲未了之漸教,尤其排斥禅宗。本宗提倡儒釋道叁教一同之說,重視忠孝慈善之德,宗徒晨夕誦經禮拜,躬耕自活,不事葷酒、不娶妻,宗團之集會皆于夜間舉行。

  本宗被當代禅徒視爲邪黨,頗受排斥。清覺因其所著之證宗論被指爲忤逆朝政,而于政和六年(1116)谪流廣南恩州。至宣和二年(1120)遇赦,次年九月即示寂,世壽七十九。歸葬于余杭南山,建白雲塔,築普安院(即後之大普甯寺),門人政布、慧能等弘傳所承,仍襲其供養法寶、躬耕自活之風,門徒益衆。至南宋甯宗時,有沈智元者,住白雲庵,自稱道民。嘉泰二年(1202),乞請敕額下賜,孰料有臣僚奏其吃菜事魔,奸民植黨,創立私庵,蠱惑愚俗;遂遭下命毀庵,沈智元匿至他處。

  南宋亡後,本宗爲別于一般佛教僧官,置有白雲宗攝所,別置白雲宗僧錄司,任命南山普甯寺道安爲白雲宗僧錄。至元代,蔚爲一大教團。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白雲宗南山大普甯寺住持道安等人共募開版大藏經;至元二十七年竣工,即世稱之元藏,又稱大普甯寺本。元仁宗延祐六年(1319),禦史臺奏白雲宗總攝所所屬之蓄發僧不養父母,避役損民。同年十月(一說七年),中書省又奏總攝沈明仁奪民田二萬頃,诳誘愚俗十萬人,妄受名爵。帝即沒收沈明仁之玺書、銀印,複其民籍,廢總攝所及各所之僧錄僧正都綱司,僧悉還俗,禁斷其流傳。明太祖(1368~1398  在位)亦曾明令嚴禁此宗。溯自元祐八年(1093)清覺開創以來共二百二十七年,白雲宗遂絕迹而不存。[釋氏稽古略卷四、佛祖統紀卷四十七、卷五十四、元史本紀第二十一至第二十七]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白雲宗”的解釋

  (流派)宋白雲庵清覺,于禅門立一宗,取所居名爲白雲宗,其徒衆謂爲白雲菜。釋門正統四曰:“白雲者大觀間西京寶應寺僧孔清覺,稱魯聖之裔,來居杭之白雲庵。涉獵釋典,立四果十地以分大小兩宗,造論數篇傳于流俗,從者尊之曰白雲和尚。名其徒曰白雲菜,亦曰十地菜。”釋氏稽古略四曰:“靈隱圓明童禅師以寺後白雲山庵居覺,玄化開闡,乃自立宗,以所居庵名爲號曰白雲宗。”(依稽古史略所記則堂堂之大宗師也)。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白雲宗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