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dur-gr!hi^ta^ s/u^nyata^。又作僻取空。取恶空之义。为“善取空”之对称。即否定因果道理,不知缘生无性之理而谬解空义,执着于断空之见。据成唯识论卷七载,否定真俗二谛,是为恶取空,诸佛说为不可治者。又据大智度论卷一载,佛法中有方广道人,说一切法不生不灭,空无所有;以其说不契实义,不知即空无性之理,即是恶取空。[菩萨地持经卷二、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瑜伽论记卷九、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华严五教章卷四]
(术语)拨无因果之道理,无着于恶空见也。地持论二曰:“云何为恶取空?若沙门婆罗门,谓彼此都空,是名恶取空。”唯识论七曰:“拨无二谛,是恶取空也。诸佛说为不可治者。”止观五之六曰:“宁起我见,如须弥山,不恶取空。”
拨无因果的道理而说彼此皆空。止观说:“宁起我见如须弥山,不恶取空。” - 陈义孝编
瑜伽七十五卷九页云:复次于大乘中,或有一类、恶取空故;作如是言:由世俗故,一切皆有。由胜义故,一切皆无。应告彼言:长老!何者世俗?何者胜义?如是问已;彼若答言:若一切法皆无自性,是名胜义。若于诸法无自性中,自性可得;是名世俗。何以故?无所有中,建立世俗假设名言而起说故。应告彼曰:汝何所欲?名言世俗、为从因有自性可得?为唯名言世俗说有?若名言世俗、从因有者;名言世俗、从因而生,而非是有,不应道理。若唯名言世俗说有;名言世俗、无事而有,不应道理。又应告言:长老!何缘诸可得者、此无自性?如是问已;彼若答言:颠倒事故。复应告言:汝何所欲?此颠倒事、为有为无?若言有者:说一切法、由胜义故、皆无自性,不应道理。若言无者;颠倒事故诸可得者,此无自性,不应道理。 - 朱芾煌
又作僻取空。取恶空之义。为“善取空”的对称。沙门或婆罗门,若否定因果报应,不知缘生无性之理而谬解空义,执著于断空之见。这就是恶取空。《成唯识论》卷七载,否定真俗二谛,是为恶取空,诸佛认为这都是不可救药之人。见《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 - 于凌波居士著
拨无因果的道理而谓彼此皆空。
- 梵心居士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