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二禅?二禅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佛学常见辞汇、佛学次第统编中都找到了“什么是二禅”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二禅”的解释

  梵语dviti^ya-dhya^na。乃色界四重禅定之第二重,摄内等净、喜、乐、心一境性四支。心一境性为二禅之自性支;内等净谓二禅离初禅之寻伺尘浊之法,其内之信相明净,亦即无寻无伺,无觉无观,于三受中感受喜乐之二受。所谓喜乐二支,乃依此定而胜生喜乐,故又称为定生喜乐。[俱舍论卷二十八、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九](参阅“四禅”1843)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二禅”的解释

  (名数)色界之禅定,有四重,此乃第二重之禅定也,定心微细,无寻伺之心所。于三受之中感受喜乐之二受者。参照四禅定条。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二禅”的解释

  四禅之一,即色界二禅天的禅定,其境界是定心细微,无寻伺的心所,于三受中只有喜乐的二受。 - 陈义孝编

【佛学次第统编】对“什么是二禅”的解释

  次二禅者,若于初禅定中,厌离觉观,入中间禅。从未到地,专心不止,于后其心豁然,明净皎洁,定心与喜俱发,具足四支功德(一内净,二喜,三乐,四一心)。
  一、内净支  心无觉观之浑浊,故名内净。谓行者欲离初禅时,种种诃责觉观,觉观既灭,则心内静,心与静色法相应,豁尔明静,故名内净支。
  二、喜支  欣庆之心名喜。谓行者初得内静时,即与喜俱发,而喜心未成,次心自庆得免觉观之患,获得胜定内净之喜,欢喜无量,故名喜支。
  三、乐支  怡悦之心名乐。谓行者喜涌之情既息,则怡然静虑,受于内净喜中之悦乐,故名乐支。
  四、一心支  心与定一,谓之一心。谓行者喜乐心息,则心与定一,澄渟不动,故名一心支。
  名为根本二禅,若人坐禅得此,随其浅深,命终必生少光等之天中,是为二禅天因也。 - 明·杨卓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二禅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