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十八有学之一。一来向中证极果之圣者也。此有二种:一三生家家,断欲惑三品,既灭四生,犹余六品,即三生者。二二生家家,断欲惑四品,既灭五生,犹余五品,即二生者。此圣者三生或二生,由家转生于家,证极果,入涅槃,故称家家。而三生二生之一生,与人之一生皆谓之少生或半生。合于天之一生所谓一大生也。此有平等家家与不等家家之二种(婆沙正理说二种,俱舍说平等之一种)。平等家家者,为天三人三,天二人二,或人三天三,人二天二也。不等家家者,为天三人二,天二人一,或人三天二,人二天一也。因之分为天家与人家二种。天家家者,谓平等家家之天三人三或天二人二,于天处得道,又还于天处而证极果者(因得道与涅槃之处而得名)。不等家家之天三人二或天二人一,于人处得道,于天证极果者(但由涅槃之处而得名)。人家家者谓平等家家之人三天三或人二天二于人处得道,于人处证极果,不等家家人三天二或人二天一,于天处得道,于人处证极果也。今就此中不等家家中第一种,天三人二三生家家之天家,示其生处得果之相,则先于人中得见道已,断三品之惑。从此命终而生于天之一处。又由天死,来生人间,受人之一生,又由人死,生于天处,受天之一生。合前之一生为天之二生。复由天来生人间受人之一生,合前之一生为人之二生。又由人死,上生于天,更受一生,合前之二生为天之三生。于此第三生断尽一切余惑而证阿罗汉果也。故三生之天家家为天三人二(总除最初得道之生)。三生之天家家既然,则其余二生天家之天二人一,三生之人家家之人三天二,二生之人家家之人二天一及平等家家之四种亦准此可知。此中平等家家为不厌受生之人,故三生者人天具三生,二生者人天具二生。不等家家为厌受生之人,故三生者人天中,一方三生满,则三生之分济,故一方之生,略而不受也。二生准是可知。见婆沙四十二,俱舍光记二十四,四教仪。
显扬三卷十一页云:二、家家。谓卽预流果、由善修圣道故;或生天上,或生人间;从家至家,得尽苦际。
二解 俱舍论二十四卷一页云:论曰:卽预流者、进断修惑,若三缘具;转名家家。一、由断惑。断欲修断三四品故。二、由成根。得能治彼无漏根故。三、由受生。更受欲有三二生故。颂中但说初后缘者;预流果后,说进断惑;成能治彼诸无漏根、义凖已成;故不具说。然复应说三二生者,以有增进,于所受生、或少,或无,或过此故。何缘此无断五品者?以断第五、必断第六。非一品惑能障得果,犹如一间,未越界故,应知总有二种家家。一、天家家。谓欲天趣生三二家,而证圆寂。或一天处,或二或三。二、人家家。谓于人趣、生三二家、而证圆寂。或一洲处,或二、或三。卽预流者、进断欲界一品修惑,乃至五品;应知转名。
三解 大毗婆沙论五十三卷十四页云:家家、有二。谓天家家、及人家家。天家家者:谓于天上,或受二生;或受三生。或一天处、或二天处、或三天处、受二三生;或一天家、或二天家、或三天家、受二三生。人家家者:谓于人中、或受二生;或受三生。或一洲处、或二洲处或三洲处、受二三生;或一人家、或二人家、或三人家、受二三生。又云:由三缘故,建立家家。一、由业故,二、由根故,三、由结故。由业故者:谓先造作增长欲界二有或三有业。由根故者:谓彼已得对治欲界三品或四品结、无漏诸根。由结故者:谓彼已断欲界三品或四品结。于此三缘,随一不具,不名家家。 - 朱芾煌
字意为「从一良家到另一良家往生者」,果位之一,相当于「斯陀洹向」。(相关词「家家者」) - 庄春江居士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