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内五位”之对称。俱舍论卷十五将人自出生后之一生,分为五段。即:(一)自出生后至六岁间为婴孩,(二)七岁至十五岁为童子,(三)十六岁至三十岁为少年,(四)三十一岁至四十岁为中年,(五)四十一岁以后为老年。大毗婆沙论卷一一四则谓初生、婴孩、童子、少壮、衰老为五位,即将初生与婴孩分开,合少年与中年为少壮,计五位。数论外道则将少年时与中年时合称为少壮时,故仅有四位。[南本涅槃经卷三十四、顺正理论卷四十、显宗论卷二十一]
(名数)人之一生有胎内之五位与胎外之五位。俱舍论十五曰:“胎外五者:一婴孩,二童子,三少年,四中年,五老年。”
为“胎内五位”的对称。《俱舍论》卷十五,将人自出生后之一生,分为五段。即:一、自出生后至六岁间为婴孩,二、七岁至十五岁为童子,三、十六岁至三十岁为少年,四、三十一岁至四十岁为中年,五、四十一岁以后为老年。《大毗婆沙论》卷一一四则谓:初生、婴孩、童子、少壮、衰老为五位,即将初生与婴孩分开,合少年与中年为少壮,计五位。 - 于凌波居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