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悉地?悉地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佛学常见辞汇中都找到了“什么是悉地”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悉地”的解释

  梵siddhi  ,西藏语  grub-pa。意译作成就、妙成就。梵汉并举而称成就悉地悉地成就。于密教,意指依诵持真言等,以身、口、意三密相应而成就世间、出世间种种妙果。据大日经疏卷十五载,完成正觉之阶位,称为无上悉地;达于此位之前,尚有信、入地、五通、二乘、成佛等五种悉地。对此,显教诸师认为“信”是地前之信行,“入地”是指入于初欢喜地(相当于声闻之入见道),“五通”是遍知世间五神通之境,至超越五通仙人位而臻第四地,“二乘”是超越二乘之境界,而至第八地,“成佛”即是由第九地修菩提道,进而完成如来位。若依密教,则初欢喜地有十心,初心至第四心为五通,第五心至第八心为二乘,第九心至第十心,即得成佛。即初地十心分三品,初四心为下品,次四心为中品,后二心为上品。

  尊胜仪轨卷下更分悉地为有相、无相二种,得世间长寿或福德等,称为有相悉地;成就出世间果德,则称无相悉地。二悉地亦各有三品之别。若以此配于前述五种悉地及无上悉地,则有相之下悉地与中悉地相当于五种悉地之最初三种,上悉地相当于第四之二乘悉地;至于无相之下悉地则相当于有相悉地,中悉地相当于第五成佛悉地,上悉地相当于无上悉地

  日僧空海之“即身成佛义”即是将始觉因位之悉地称作持明悉地(持明意即诵持真言)、本觉果满之悉地称作法佛悉地。同时,据大日经疏卷三,真言行者在观心上所现之境,共分为三品悉地,上品安住于密严佛国,中品安住于十方净土,下品安住于诸天修罗宫。

  又“苏悉地”为梵语su-siddhi  之音译,意译作妙成就,即成就胜妙之义。日本台密基于三部大法之一的苏悉地经,而说苏悉地法,以此表金刚、胎藏两部不二之最深秘法。[大日经卷三悉地出现品、卷五秘密漫荼罗品、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悉地成就品]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悉地”的解释

  (术语)译曰成就,但成就有所成能成之别,通于世出世之法,三密相应,因而成就之妙果,以梵语谓之悉地,为成就其妙果,使三密相应之因行,以汉语谓之成就。大日经疏十二曰:“悉地是真言妙果,为此果故而修因行故,此中成就者是作业成就。”大日经供养法疏上曰:“悉地者成就,亦云成菩提。”大日经义释五曰:“当得成就一切悉地。”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悉地”的解释

  三密相应而成就妙果,梵语叫做悉地,故悉地是成就的意思。 - 陈义孝编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悉地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