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一心之中同时证得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等三智之果。又作三智一心、不思议三智。天台宗谓修习空、假、中三观,即可得三智;若依别教之次第三观,则依序可得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但圆教之不次第三观,则可于一心之中同得三智,称为一心三智。摩诃止观卷五上(大四六·五五中):“若因缘所生一切法者,即方便随情道种权智。若一切法一法,我说即是空,即随智一切智。若非一非一切,亦名中道义者,即非权非实一切种智。例上一权一切权、一实一切实、一切非权非实,遍历一切,是不思议三智也。”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六○中):“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种智,断一切烦恼习。”昔北齐之慧文读此文,豁然悟圆理之极致,以之授慧思,慧思以之传智顗,智顗乃依之证得一心三观、一境三谛等之圆理,遂成天台一宗之核心教义。[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二、佛祖统纪卷六]
(术语)三智于一心之上同时发得也。盖在别教,修空观得一切智,修假观得道种智,修中道观得一切种智,由如是次第之三观,次第发得三智。而在天台圆教,则三观融于一心,故即所发之三智,亦同时于一心证得,无前后并别云。原出大智度论二十七,彼文自为问答曰:“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种智,断一切烦恼习,今云何言以一切智具足得一切种智,以一切种智断烦恼习?答曰:实一切智一时得,此中为令人信般若波罗蜜故,次第差别品说,欲令众生得清净心,是故如是说。”即是也。昔北齐之慧文,读此文,豁然悟圆理之极致,以之授慧思,慧思以之传智顗,智顗依之证得一心三观一境三谛等之圆理,遂为开立天台一宗之基。此所以同宗以龙树为高祖师也。
谓人如果在一心之中同时修习空假中三观,就可以在一心之中同时证得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等三种智。 - 陈义孝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