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和谐世界 从心开始——心净国土净 心安众生安 心平天下平

  和谐世界 从心开始

  

  心净国土净 心安众生安 心平天下平

  

  -2006年1月4日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讲话-

  

   诸位同学,大家新年好!

  

   这些年来,我们将爱送到全世界,肯定人性本善,人人皆有佛性。期望人人能学会自爱、爱人、爱家、爱国、爱世界、爱众生。爱,从心、从受。以真心感受为义。真诚心的感受就是爱。真诚包太虚,仁爱周沙界。落实在世间,即是弟子规;落实在佛法,即是十善业道。故慈悲遍法界,善意满娑婆。亦即是十善业道遍法界,弟子规教满娑婆。

  

   爱就是十善业道的圆满落实,也是世界文明的遗产。爱就是弟子规的圆满落实,也是人类智慧经验的承传。爱就是真心、真性、真如、法性。爱就是本性、本善、纯净、纯善。爱就是真理、真谛、生命、永恒。爱就是神圣、上帝、真主、圣灵。爱孕育出宇宙万物,天地万物,无一不是从爱心而生而长。爱是万德万能万福的根源。一切佛圣所证所得,即是自爱。一切佛圣所教所化,即是爱他,十善业与弟子规的落实。一切圣贤的教化,就是真诚爱心弟子规、十善业道生活规范的教育。

  

   三灾是果,三毒是因。水灾是果,贪欲是因;火灾是果,瞋恚是因;风灾是果,愚痴是因;地震是果,傲慢是因。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心平气和,灾难自息。真诚爱心,无毫分不善夹杂,人人上善、家家和乐,自然不起三灾诸难。三学(戒定慧)增上,仁爱礼让,天下和顺,国丰民安,兵戈无用,自然百福骈臻,千祥云集!这是圣贤仁爱教育的圆满效果,吾人真性的自然显发。愿我同伦特重十善业道及弟子规的认知与学习,务必百分之百的圆满落实。此乃化解一切灾难,化解一切冲突、对立、矛盾之根本修行大法!

  

   年前,有同学送两本书给我看,是香港风水家、命相家出版的,预言今年的运程。今年的世运,不会比去年更好,灾难还是有。在几个月前,世界卫生组织曾经预告,我听同学说,提醒大众注意防止瘟疫。今年的瘟疫就是大家熟知的「禽流感」。说这个瘟疫很可能在去年冬天爆发。如果瘟疫爆发,会蔓延到今年春天。那就很严重!不过还好,去年冬天我们平安度过了,好像立春也很快到了,这个灾难至少可以说是减轻,或者是推迟了。

  

   世界卫生组织的预言确实是令人恐怖。他说,这个瘟疫要是一旦蔓延到全世界,受灾害的大概有一亿人,死亡率是二分之一,也就是五千万;可见得非常非常严重。所以我们道场以及全世界的净宗学会,还有在家收看我们卫星跟网络的同学们,我都提醒他们,要认真努力研教、念佛。念佛为什么还要研教?如果教理不通,则念佛属于迷信;固然能有一点好处,好处不大。如果对教理有深度的认识通达,则念佛的功夫就不一样了。念佛、诵经,甚至于我们净宗学会提倡的三时系念,效果也就不一样。

  

   确实有灵媒透讯息给我,要求主持法师们在做三时系念时一定要「随文入观」,鬼神才得到较大的利益;如果不能随文作观,只照仪规去念,效力不大。由此可知,人与人、人与万物、人与天地鬼神的感应;唯真诚心能感。我心不诚,感动的力量就很薄弱。佛法的仪规是引导我们至诚感通,若不能随文入观,效果自然降低。因此,我们才将三时系念法事做了详细的讲解。过去,我也曾要求做法事者一定要把三时系念讲解先听一遍。最好是带领大众一齐听,使参与法会的人都能懂得经文的意义,口念到同时心念到,这就是随文入观,效果自然就加深了。应该是每一堂三时系念之前,都要将讲解听几遍。

  

   同一个道理,念佛也是如此,我们对于经教要是不深入,效果就薄弱。一个有德行的人念佛,我们念一万声佛号都抵不过他一声佛号。什么叫德行?就是真正通达的人,有感应的人。古德常讲「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有德行者一声佛号就与佛起感应;我们念一万声都起不了感应。虽然是念,功力不相同,道理在此。

  

   所以,佛法在中国传承了两千年,佛教正式传到中国是公元67年,现在是2006年;到2067年,就是两千年了。代代相传,传到我们这一代衰微到极处了。你要问什么原因?大概我们今天在这个地区、这个国家、这个世界,我相信念佛的人绝对比古时候人数多。这肯定是现在人口多,古时人口少。人数决定比从前多,但是感应不如古代,原因就是古今人学佛的心态不一样。现代人妄念太多,无耐心;古人的心比较纯,比较专一,所以他们的效果比我们好。

  

   中国佛教协会与国家宗教局,今年四月在浙江举办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提出论坛的主题「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副题有三句话:「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提示得好!我听说此次邀请了几十个国家代表参加,规模很大。我们听了很欢喜,就是中国的佛教,中国的宗教走向国际,这是好事。题目也非常之好。现在世界不和,这是举世之人都关心的一桩大事。如何能化解冲突,促进社会安定、世界和平。这三句话若能落实,则冲突自然不生。社会安定、世界和平即能落实。但是心净,我们的心怎样才能清净?怎样才能安?怎样才能平?这就是论题核心!在佛门里讲,这是大问题,不是小问题。这三个问题解决了,众生就成佛了。虽然说的是三句,实际则是一而三,三而一。只要一个得到了,另外两个都得到。心清净,心清净哪有不安、哪有不平的道理!心要安了,当然清净,当然平等了。所以一个得到,三个都得到。就像是《无量寿经》讲的「觉、正、净」。

  

   看到这三句话,自然就会联想到禅宗慧可大师的故事。梁武帝的时代,达摩祖师把禅到传到中国来。梁武帝是佛门的大护法,与达摩祖师谈话不投机,没有缘分,所以没有得到梁武帝的护持。于是他到嵩山少林寺去闭关,在那个地方住了九年,才遇到一个人跟他学习,就是慧可。慧可是很诚心,当时是冬天,看到达摩祖师在屋里打坐,也不敢去打搅,就在门外等待,等他下座再求他。时间太久了,冬天下雪,雪积过膝,达摩祖师还没有出定。慧可等了很久,他的心很坚定。于是他就用戒刀把自己的左手臂砍断,拿着这只手臂去供养达摩祖师。所以二祖只有一只右手,左手供养师父了。

  

   这时达摩祖师睁开眼看到眼前的光景,说:你到底为什么?何苦来,自己把手臂割断来供养?尤其看到在雪地里又站了这么久,就问他为什么?慧可说:弟子心中不安,求大师给我安心。达摩祖师对慧可说「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这句话提醒了慧可,慧可回光返照。良久,跟达摩祖师说:「觅心了不可得」。达摩祖师说:「与汝安心竟」。慧可于言下大悟,于是达摩就把衣钵传给他,是为禅宗第二代祖师。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心安了,心当然清净、心当然平等了。现在这个题目:「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国土清净,社会安定,人民和乐,天下太平,总要大众觉悟才能办到,才能落实。当然要从我自己「修身为本,教学为先」做起!

  

   惠能大师是第六代祖,他的语录后人尊称为《坛经》,把他的语录跟释迦牟尼佛所讲的经典同等的看待。你看看,禅宗所有历代祖师的著述都称「语录」,没有称「经」,唯独六祖的语录称「经」,这是后人对他的尊重,他实在了不起。一生教学,在他会下明心见性、大彻大悟的大德有四十三人,这在中国历史上没有第二个人,惠能以前没有,惠能以后也没有。

  

   我们知道明心见性,在《华严经》上就是法身菩萨,这个境界不但超越六道,而且超越十法界。我们在《华严经》里见到,他们对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执着放下了,分别也放下了,起心动念都放下了。起心动念是无明,无明没有了,分别执着当然也断了。觅心了不可得,你起什么心?你动什么念?起心动念是妄心,不起心不动念是真心。真心在哪里?真心遍法界,真心遍虚空,遍一切时。《华严经》上说整个宇宙,一切万法、一切众生从哪里来的?「唯心所现」,是真心现的,为什么有这么多差别?十法界依正庄严。「唯识所变」,识是妄心,真心现相,妄心将此现象变为六道,变为十法界。妄心是假的,不是真的。一悟一切悟,这个问题才真正得到解决了。

  

   宗门跟教下不一样,宗门是悟后起修,所以它的悟是顿悟。悟了之后要修,修是什么?你还有习气在,烦恼是断了,还有习气,必须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之中将习气磨光。悟后起修,即是《华严经》末后善财五十三参,他在文殊会下开悟了。五十三参是历事炼心,成就后得智。《华严》给我们开了非常好的典范。觉悟之后从事于教学工作,所以自己成就之后只有一桩事,教化众生。譬如释迦牟尼佛三十岁示现成道,也就是我们一般讲的大彻大悟,对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执着,没有分别,不再起心动念了,这才是真正彻悟。如果没有执着,还有分别,还会起心动念,这是阿罗汉;如果执着、分别都断了,还会起心动念,这是菩萨。诸位要知道,这个菩萨是十法界、四圣法界的菩萨、佛,他虽会起心动念,确实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如果他能将起心动念也断掉,他就超越十法界了。我们在《华严》里讲得很多,对这个境界很清楚。

  

   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修的是什么?无非就是断执着、断分别、断起心动念。「法」是方法,「门」是门道。方法门道很多,统统修的是这桩事;如果不是修这个,就不叫佛法。修行必须要断烦恼。执着是见思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起心动念是无明烦恼。你看《华严经》上说得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生佛平等,本来就是平等的;「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和谐世界 从心开始——心净国土净 心安众生安 心平天下平》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