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在上海交大的演讲(2008年6月14日)

  贤崇在上海交大的演讲

   主 题:禅与企业家的修炼

   演讲人:释贤崇 法师

   浙江香海禅寺方丈主持

   主持人:徐 飞 教授、博导、博士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

   时 间:2008年6月14日(周六)18:30

   主持人: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大家晚上好!在论坛正式开始之前先做一个提醒,请各位把手机要么关闭,要么置于振动档,谢谢大家的配合。今天校方响应国家的号召,说外边的温度如果不高于28度的话,安泰楼整个中央空调系统就不启动,现在室内温度蛮高的,可能有点闷,但是各位很快就会安静下来,一定会的,因为今天晚上的报告会就是让大家安静的。我们非常高兴非常荣幸请到了贤崇法师作为今天晚上的主讲嘉宾,而且演讲题目是关于禅与企业家修炼的问题。

   在这个滚滚红尘里面,怎么让我们的心血、心态更加宁静,更加从容。我先简单把贤崇法师的情况做个介绍。释贤崇法师,号宗雄,福建福安人,目前担任浙江香海禅寺和跃龙禅寺的主持。法师童贞入道,圆具于莆田梅峰光孝寺。曾就读于闽南佛学院与福建佛学院,又到厦门大学专修英语。1996年受普陀山佛学院之邀讲授《唯识》等课程,荣获普陀全山先进模范人物称号,目前担任浙江两大寺院,香海禅寺和跃龙禅寺的方丈主持。下面我们掌声欢迎大师给我们做演讲。

   贤崇:尊敬的企业家,尊敬的同学,尊敬的诸位来宾,大家晚上好!我讲课之前,都有一个习惯。请大家能否配合我,可能很多人也吃了晚饭,也许有部分人没有吃完饭,刚才在路上一直在赶车,我也一样,我在路上,以为是六点的时候,我把车就扔在马路旁边打车过来,因为有一条路是堵住的,我到这边进来不知道怎么走,结果就把车扔掉了,结果一看是六点半,我又回去把车赶回来,现在心跟着大家一样在跳动。听课之前,我希望大家把眼睛闭起来,把心收回来,把身体放松,给自己一个非常愉悦和开心的状态来听这场课。所谓的禅修就希望我们得到自由、愉悦、安详、自在。现在请大家把心收回来,全身放松。你觉得所有的事情从现在开始我全部都放下,过去的,未来的通通放下,不要再反思过去,也不要挂碍未来。你感觉到我现在处在宇宙的中心,我的身边是大树、是高山、是溪流、是鸟鸣、是春风,前面是大海,我整个身心沐浴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之中。刚才走路、刚才赶时间、刚才“嗖嗖嗖”而过的身影全部放下,你会感觉到自己的身心在跳,你会感觉到我整个的身心都那么的轻松、自在,那么的安详,那么的愉悦。请把眼睛闭上,不要观看你身边的人,身体放松,心放下,接下来你发出一个信号,坐在你前面、后面、左边、右边的每一位人都是你最亲、最爱、最尊敬的人。他们是那么慈祥,他们是那么包容,他们是那么友善,你发出一种感觉,你前面、后面、左边、右边每一位都是你最亲的人,你感觉到他(她)笑得那么灿烂,你感觉到他(她)是那么慈祥。

   请大家把眼睛慢慢的挣开,大家有没有感觉到此时坐在这里跟刚才走进来的时候不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这个磁场都是自己不断的发射出来,我们每发出一个信号,相同的磁场就会被你所吸引。所以我们的内心如果长什么念头,你身边所有的人际关系,所有的事物都会跟着你这样一种心念所转变,所以佛教里面最注重于用心念去感知事物。我们有多少人看过一本书叫《秘密》,很少人看过。我推荐你们去看一下,这本《秘密》的书,就是告诉我们,从古至今,所有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等等他们同时发现一个宇宙的秘密。宇宙的秘密是什么呢?每个人像非常强大的磁体,把里面相同的东西不断的被你所吸引。我们碰到哪件事情有自己意念发出强烈信号播出去的时候,宇宙间相同频率的东西就会被你吸引。如果你喜欢读书,你身边都是一群非常爱读书的人,如果你喜欢赌博,你身边都是一些爱赌博的人,或者喜欢喝酒,喜欢干什么的都是相同频调的人被你吸引过来。所以在我们的人生里面,这样一种频调是非常的重要,这是佛教里面所讲的心念。

   今天晚上的演讲我们分成六个部分,把佛教最基本的思想,最贴切于我们现在企业家所修行的一种思想做个简单扼要的介绍。第一个,我们讲空。社会流传一句话,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先问大家,色是什么意思?

   学生:看见的东西。

   释贤崇:色在佛教里面代表物质,物质有两个定义。一种叫做障碍性;一种叫做变坏义。它告诉我们,宇宙当中的一切事物包括有形的、无形的都叫做“色法”。精神层面的,我们讲到无表色,我们用手摸不到的一些东西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都叫做“色”。色法有两种定义,一种叫障碍,一种叫变换。障碍就说,这个台子放在这里我们就不能站在相同的空间里面。变坏,这东西随着时间的转变、流动,这个东西在不久的将来会变坏。宇宙之间所有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流动变化,这些东西不是永恒固定不变的,所以我们把这样一种定义叫做空性。

   空这种精神,让我们了解到宇宙中的一种智慧,我们做企业、经营家庭、跟朋友接触,我们所做的一切事物都离不开空性的思想。了解了这种空性思想,我们了解到成功有成功的原因,事业失败有失败的原因,了解了以后你就会超然的活在这个世界里面,不会被事物的表象迷惑、障碍了你,你就不能透彻的了解世界。这是佛教所说的空的智慧。要求我们以更智慧的眼光来看待宇宙间形形色色的各种事物。色只不过是表面上浮在我们面前的一些表象,空只不过是了解到事物的本质、特性、规律,这样一种性质。我记得西方有一个著名的科学家讲过,一个人没有办法同时踏进同一条河,前脚踏进去的时候那个水已经流走了,后脚踏进去已经是另外一条河,我们讲流动生命的道理,我们把时间分成三块。过去、现在、未来。我们的时间也可以分成前一念、现在这一念,未来这一念。现在这一秒嘀嗒跳过去的时候后一秒就上来。中间不断的在流动,不断在转变的过程。时间是这样,我们物质的东西,比如这个讲台昨天、今天、明天看到都是如此,但是它里面所有的结构原子、分子都不断在变化之中。有一个医学家告诉我,三天前的你和三天后的你,你身体所有的细胞都焕然一变,告诉我们,宇宙所有有限的物质,包括我们的山河大地,包括我们这栋房子,包括我们所用的一切的东西都不断在流动、变化,生灭、转变。宇宙间所有的事物是这样一种规律,家庭现在的组合、事业现在的成功、朋友现在的友情都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我们只停留在原有的观念里面,所有我的事业以前是成功的,但现在一直走向下坡路的时候,你还是停留在原有的状态里面,你就不了解到事物变化的规律性。我们经常所说的一句话,除了我们变不要变以外,所有的东西都要变。这样一句话,同时也是阐述一种空的智慧。昨天我交了一个朋友跟我关系很好,过一个月他又不理我了,你会觉得我前面对他感情的付出,对他所做各种各样的奉献,今天他突然离我远去了,我所有的付出都白费了,你会觉得这个世界对我不公平,这个社会对我不公平,所有的东西你所接触的都是不好的。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自己内在不了解宇宙中这种变化的规律。只作为一种固有、永恒、不变的执着,这样的认识对我们以后的生活会形成一个非常大的障碍。

   我们为什么想不开?我们为什么不开心,我们为什么人际关系做不好,我们为什么工作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说明一个道理,我们没有把世间事物的规律掌握好,总是认为这个东西好,一直都会好下去,我的一生都不变。这个人嫁给我了,她一生就要钟情于我,你要知道,你自己在变,身边所有东西都在变化之中,你要随着这种变化追求存在的一种结果。只有这样的时候,你才能在这个世界当中活得游刃有余,才能掌握一种事物存在、成功的规律。你掌握好这种规律,你就能把握事物的规则,每种事物都有事物的存在的规律,事物有成功的规律,家庭和睦有和睦的规律,朋友要永恒要具备永恒的规律。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楚王他底下有一个臣子,他当宰相的时候,身边很多人都在阿谀奉承,跟随在身边。后来楚王发现他这么多人,对他有威胁,就把宰相贬掉,让他归田,一回到老家,这些人一个人都不理他。若干时间以后,这个楚王又觉得这个人蛮好的,就把他调回来当宰相了。这时候那些人又来了,又聚在身边,天天跟他说好话,这时候他很生气,他说我没有官职的时候你们一个不理我,我有官职了,你们又跑回我身边来,他的谋臣跟把讲,你没有当宰相的时候,你身上没有他们需要的东西。你现在当宰相了,你身上有他们需要的东西,所以他们聚拢在你身边。这是非常正常的一种社会现象,一种人性的根本,你不要生气,他们来也好,他们不来也不要生气,这是事物的规律。我们有时候觉得这个朋友以前天天在我身边,我碰到不顺的时候,他不理我了,他甚至用那种阴的东西来报我,以怨报德这样的现象,碰到这样的事情你也不要难过,这就是人性。如果从人性的高度来解析我们身边的朋友、人际关系的时候,你心里会非常的坦然。你就不会觉得这个朋友怎么最近对我这么好,过一段对我不好啊,你了解这层内涵的时候,人和人之间没有什么看不开的。佛教里面就告诉我们一种空性的思想,用空性的思想解释事情的变化,无常、生命、流动这样的状态。我们不要总是停留在一成不变,总是停留在原有的一些东西里面。

   现在有一些人,我在企业里面辛辛苦苦奉献了十几年,…

《在上海交大的演讲(2008年6月14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