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鱼问水
——贤宗法师于企业高管答疑、开示集锦之一
杜柯整理
[1]《警策文》有感
贤宗法师:先自我介绍一下,我跟你们算是同行,哈哈,也是做管理的,没看出来吧?我原来在佛学院教书,后来呢,就“下海”了。目前我在管理一个“市场”,——从2004年到现在9年时间,我们筹到差不多7千万资金,完成了香海禅寺的复健工程。其实,我跟你们所做的事情差不多,就是怎样把自己营销出去,让别人支持你所做的事情。
我早上听高总讲,他念了我们的《日诵警策文》两年,都会背了。我不知道在座的每位在念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启发和心得?沿着这条路延伸下去,你们有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思考?
观众:有。
贤宗法师:我们一个个说好不好?
观众1:我每天早上读一遍警策文,然后回家再琢磨,觉得说得非常对。我们每天对别人微笑的时候别人也会对我们微笑,也就是说,还是要抱着感恩的心面对世界。我总是告诫自己,想赞美别人时,请大声;想批评别人时,闭上自己的嘴巴。以前,我的脾气非常暴躁,现在要发火了我会想,发火不光别人不愉快,自己也一样不痛快……我就这样反省自己。
贤宗法师:嗯,好。
观众2:就像刚才这位主任说的,我感觉,每天按警策文这样要求自己,大家才会喜欢你,或者你用那种方法去做的时候,周围的人才会接受你,我是这么认为的。
观众3:我每次诵读警策文的时候,尤其是读到第六条,心里有种深深的自责和愧疚感:我要学会用佛的智慧与慈悲弥补心灵的不足,要体察别人的情绪波动,学会宽容。每读到这一段,我就觉得自己做得特别不好,因为我是属于比较感性的,性情中人,可能在工作中情绪控制得不好,自己冲动时也给身边人带来很大伤害。其实事后也蛮后悔的,但是当时就是控制不住。所以每次诵读警策文时,我就有深深的愧疚感。确实,它的每一句对我们做人都有一种很高的境界要求,但是要想做到,尤其是那十条都做到,我觉得只有师父您了。当然,还是得好好把警策文里面的内容领悟,哪怕把其中的某一条落到自己行动上面,我想读警策文这个功夫才没有白废。今天既然有缘分来到这里,我希望您也多给我们一些心灵上的指导。
贤宗法师:指导谈不上,一起探讨吧,呵呵。
观众4:他们都说得挺多的哦,我感觉只有一点,每次读完警策文,一天的心情是开阔的,舒畅的,工作的时候状态比较好,这是我的一点感受。
观众5:我觉得这个警策文,每一条每一句话去琢磨的时候,都有比较深的意思。感觉比较深刻的是最后一条:我应该把身心培养得像月光一样慈悲柔和。的确,这个社会在发展,我们比较容易受一些东西影响,每当我消极的时候,就去想,应该把身心培养到月光一样慈悲柔和,有宽大的心胸。比如我以前遇到不好的事情,会说怎样这么倒霉啊!消极的情绪比较多。现在,我去想这话的时候,就不断地提醒自己,应该聚集一些正能量,应该积极一些,应该使心灵清洁一些。
观众6:其实我也对这句话有感触,“你要把你的身心培养成像月光一样的慈悲柔和”,从字面上看是这样,但要付出实际行动,自己做到,这需要一个过程。我觉得自己还要再努力一些。
观众7: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颗爱心来面对周围的人和事。
贤宗法师:谢谢。
观众8:我每次读完警策文,心里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不见得每个人早晨上班情绪是平静的,因为你看这个城市每天公交上坐的人都很疲惫,可能有的在闭目养神,整个面容睡了一觉还没有完全释怀一样。所以每天早上读完警策文以后,心里有很多纠结或者想不通的东西,可能一瞬间得到了答案,但不见得是全部答案。每读一次你对生活都有一种新的感悟,因此能常读常新。其次,我本人挺喜欢佛学的,但是一直看不懂,真的是信佛但不懂佛。我上学的时候,也特别喜欢看南怀瑾大师的书,每次看完心里都很静,但是问我里面讲了什么,我一点也说不上来。
贤宗法师:那你有了最高境界了,哈哈。
观众8:我总的说一句话吧:人要相信因果,你种下一个因,肯定会收获一个果。
贤宗法师:挺好。
观众9:我对警策文的了解是,不同的心态去读产生的结果不一样。警策文十条,每一条在吃完饭或就寝前读一下感觉不一样。我觉得每一条不管是拆开了还是把十条放在一起读,都很经典,每条都能给你不一样的启发。我跟佛学还是挺有缘的,前几年,我身边一直出现佛家和道家的人,他们会教我一些基本知识。我的第一个老师是密宗的,他认识一个道士,跟我讲了许多东西,要我把心态放好,告诉我,人一定要有向善之心,因为产生的气场不同,你用这气场吸引别人,他也是这种气场,这种人肯定会给你帮助。
……
贤宗法师:好,我们这个团队是很正能量的,第一,大家心气平和,第二,大家都有一个理想和正确的生活态度,这是很好的事情。我们走到这里来,首先是认可这个平台,其次,在交流中能不能以自己的力量去推动这个平台更好、更健康、更积极地发展?就是我们每个高管必须时刻思考的一个主题。今天,我也不想给大家太多说教,你们每个人可以提一个问题,自己在工作或生活中碰到哪些困惑,都可以提出来,以我的经验跟你们做一个交流互动,这样好不好?
我也读过EMBA,读过高级管理,还上过企业方面的课,也有很多企业家跟我讲各种各样他们所碰到的问题,我想这里面大家应该有很多可以沟通的地方。可以把你工作中或家庭里所碰到的问题提出来,我再做一个分析。
[2] 正确的方向和使不上力
观众1:我觉得可能在工作中,对我来说,最大的困惑就是很难找到一种平衡,无论是对上还是对下,有时候有一种摇摆不定的感觉,不知道要偏向哪一方,这对我来说挺难的。
贤宗法师:实际上碰到这种问题,不是说偏向哪一方,而是偏向正确的一方。第一,我们高管要有一种从始至终利益不动摇的观念,就是说我们这个企业是什么样的企业,我们是以老板为主还是以客户为主?这个一定要衡量。你作为一个高管,一定要往正确的方向走,就是主管不一定认可你的想法,一定要想尽办法说服他,如果员工不理解你的做法,一定要让他明白你这样做为什么。不用去担心,你如果能坚持自己正确的想法,现在所碰到的问题都会慢慢解决掉。我们在寺院管理过程中也碰到这种问题,我的判断就是,这件事如果符合道德、符合一个正确的方向,就一定做。
比方说去年我们有一批书,别人给我们印坏了,也不是印坏了就是没有达到我们要求的品质,我们要求进口纸,他给我们国产纸,虽然质量差不了多少,但是国产的纸有很多问题,粉末掉的快,印出来的彩色效果差很多。后来我们要求他们降价,他死活不降价,我们就不把钱汇给他,结果他就去告我们。但最终法院来要求我们和解,我说可以,因为这些书如果全部毁掉,觉得怪可惜,也可以用,但是我说国产纸一定要降价给我们。如果按一般来讲,第一,我可以找你索赔,因为你没有达到我的要求。第二,我可以一本都不要,可以漫天要价,因为我们有理。但是我知道不能这样做,最终,我们确定了一个适当的方案。
我们作为主管,第一,不要怕死,你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就要担任责任。一定要站在老板的角度去看待你的职务,当然更优秀的老板是站在行业的角度看待我们的店,甚至看待未来人类整个行业会走向什么样一个趋势,你如果能了解到,你就是这方面的佼佼者。你要了解那方面的趋势来看待我们的行业,从行业来看待我们的店,我们在同行业当中优点是什么,劣势是什么,我们的人才是什么,我们哪方面还没有做到?那我们业余时间在干什么?是搓麻将,还是唱卡拉OK,还是去看专业方面的书?
特别是私营企业他永远以数据说话,永远是以业绩说话,不像国企,拍拍马屁他就对你怎么样,不是这个概念,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我今天跟高总也讲过,十八大以后,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务实。务实是什么?实实在在做事,实实在在为人。实实在在体现你正确的行为和规划上。社会上好像流行拍马屁、阴奉阳违,这套很吃香,实际上这种行为你们一定要记住,当你使用什么方式来做事情的时候,最后你就往往被它所用。我前段时间看大型帝国书,十一本,看完后发现,喜欢耍手段的人最后就被手段所耍,像商鞅、赵高等等都一样。
实际上我们公司也一样,你们看看,哪个员工嚣张怪诞,哪个员工实实在在做人,其实领导心里很清楚。反过来讲,老板看你也一样,你在吃什么,做什么,想什么,是不是以公司利益为主,老板心里都清清楚楚。你不要认为今天做的这些事情,他没看到,好像他什么都不知道,不是的,只不过是他现在不想处理你而已,还没找到合适的人代替你。即使说觉得你好,要把你提拔起来,现在还没有到一定程度,你也不要觉得委屈。我们在管理过程中,这些事情心里很明白,其实不是不知道,可能一件不知道,但是两件、三件、四件最终摆露在别人面前。所以我觉得人是不能自欺,不能欺骗自己,不能做“掩耳盗铃”的事。
观众1:我在那个企业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平台非常好,老板也很好,这就是为什么我能干这么久,但是现在非常困惑的一点是,有的时候觉得使不上劲,这个劲得往哪里使,就是领导来支持你必须得这么去做。好比你自己想这么做是对公司有利的,但是得不到肯定和支持。我是不管哪里去做都本着良心,这是关键的。第二,我既然在这个公司做事,肯定是站在公司有利的角度去考虑事情,但是困惑的就是很多时候使不上劲。
贤宗法师:这个问题我也碰到过,这里面有几个方面:第一,你的想法…
《向鱼问水》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