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艺术(1) 净空法师讲于达拉斯侨教中心
答问
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善友:
今天承蒙达拉斯侨界的贤达们,邀请我来讲演。我跟此地的缘分,虽然不算很深,总算是有缘。自然是义不容辞,应当为大众服务的。现在世界各地的净宗学会,大约有二十多所。我不是会长,但都是我促成的。每一个会都是独立的,彼此联系,密切的合作。我在他们的社团里,没有兼任何职务,也没有道场,所以生活比较自在。
这次讲题是“生活的艺术”。实在讲,佛法就是教我们怎样过幸福美满的生活。佛教自公元六十七年传到中国,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确实是在中国发扬光大,中国的佛法,比印度殊胜得多。中国人得佛法的利益,历史上都有记载,我们也都能看得到。
但任何一样东西传久了,总免不了变质。佛法也不例外,原本是释迦牟尼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民国初年有些大德说,大概在最近三百年,佛法变成“宗教”,这是变质,相当不幸!但在最近二、三十年间,佛法变化实在太大,变成“学术哲学”的,对人并无太大的伤害。还有很不幸的,佛法变成邪教,欺骗一切众生,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我们发心学佛,对于佛法一定先要认识清楚。
前些年我在旧金山讲演“认识佛教”。因为只有一个半小时,不能详细说清楚。以后有个机会在迈阿密弘法,曾宪炜居士主持法会,他的英语能力很强,可以为我翻译,同时也有不少外国人在一起听讲,我很欢喜。临时把讲题改为“认识佛教”。连续讲了七天,留有录音带,台湾的同修,依录音带写成小册出版,此处也有流通。
“认识佛教”是我们学佛的第一门课程,最基本的课程。若问佛是什么?都不知道,自然是迷信,是盲修瞎练。因此学佛首先应当认识清楚,“佛”是我们的老师,“佛”不是神。“菩萨”是我们的学长,是佛早期的学生,我们是现在的学生,所以我们跟菩萨的地位是平等的。既然佛教是教育,佛教人什么?佛教的经典非常丰富,与其它宗教比较,佛教的经典是最丰富的。这么多经典里讲些什么,我们不能不知道。
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集结成为经典,再加上历代祖师大德们的注疏,合成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大藏经》。我们能看到的《大藏经》现存有三十多种不同的版本。它的内容可以用一句话包括,就是为我们“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诸法”是一切法;“实相”就是真相。“宇宙”是我们生活的环境;“人生”就是我们本人。世间还有什么事情比这一桩事情跟我们的关系更密切?没有了。即使世间任何教育,也没有佛陀教育对我们更为亲切。
前几年我在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为教授学生们介绍佛法,他们听了非常惊奇。从来不知道佛教是教育,不晓得佛教教育对自己这样重要。现在中国大陆,大学教授发心研究佛学,约有一百七十多位。这是好现象!首先要把错误的观念转过来,我们真正认识它,而后才能得到真实受用。我们晓得它是教育,晓得它的内容,是为我们说明自己跟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
佛告诉我们,若对于宇宙人生真相彻底明白,在佛法里称为“觉悟”。澈底明了的人,我们就称他为“佛”。明了而未能澈底的称他为“菩萨”。“菩萨”是梵语,玄奘大师翻译为“觉有情”。,觉悟的有情众生。而我们则是不觉,是迷惑颠倒的众生。菩萨是觉悟的众生,可见他不是神明。究竟圆满觉悟的人,我们称为佛陀。“佛陀”是梵语,意思就是究竟圆满的大觉者。所以,觉悟就称“佛”,就称“菩萨”;不觉则称为“凡夫”。可见凡圣平等,只是迷悟差别不同而已。佛菩萨觉悟;众生迷惑。觉悟的人,生活就自在,在生活里,自己可以做得了主宰。迷惑的人,被外面环境主宰,自己不能做主。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自己不能作主宰,称为凡夫。如果是佛菩萨则不然,无论顺境、逆境,都做得了主宰。“主宰”是自己能做主。
我们简单举个例子,我们希望得财富,这是现在举世之人都梦寐以求的。财富得不到,是你做不了主宰。做得了主宰就是有求必应。“求”不是向佛求,不是向菩萨求,不是向鬼神求。有求的道理,有求的方法,如理如法,没有求不到的。求不老,求不生病,求不死,都求得到!这是佛法!这是真正的觉悟。
大小乘经里讲的“了生死,出轮回”,确实可以做到,没有求不到的。如果求不到,不外乎理论上错误,或是方法上错误。如果是如理如法,你所“求”必定可以满愿。这是佛法给我们真实的利益。佛法是智慧的教育,唯有智慧才能解决问题,才能满足所求。
佛法自始至终讲的是高度智慧。智慧不是从外来的。世间人常讲,广学多闻可以增长智慧;佛法所讲的,恰好相反。佛告诉我们,智慧是每一个人自性里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面来的。如果大家看过《六祖坛经》,惠能大师在开悟的时候,向老师提出他的心得报告:“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就是没有欠缺,是圆满的。你的“财富”是圆满的,“智慧”是圆满的,“德能”是圆满的,没有一样不圆满。都不是从外来的。外面求来的难,不容易!佛法的求不是向外,而是向内。因此佛法称为“内学”。印度五明当中,佛法称为“内明”。佛法要从心性中求,也就是从清净心里求。清净心是真心。
今年台湾有十几位教授来找我,台大的占多数,还有中央研究院的,他们想听《金刚经》,馆长也很喜欢。过去虽也讲过二遍,可是将近二十年没再看《金刚经》。这次他们要求再讲一遍,希望能留一套录音带,提供后学们作参考。《金刚经》确实是大乘经里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内容所说的,就是智慧。中国禅宗自五祖弘忍以后就依据《金刚经》的理论、方法修学。由于五祖与惠能的提倡,这部经在中国家喻户晓。经文虽然不长,只有五千八百多字,其内容之丰富,实在不可思议!初学的人读诵经文的确有困难,而这一部经的注解,自古以来有几百家之多。近代江味农居士,一生专攻《金刚经》,在《金刚经》上用了四十年的工夫,写成一部《讲义》。这一部讲义实在是集《金刚经》古今注解之大成,对我们现代人研究般若,带来很大的方便。从《金刚经》上,我们得知宇宙人生的真相。
这一次达拉斯佛教会举办佛学讲座,因为时间很短,一共只开二十堂课,我利用这个时间,把《金刚经》自始至终略说一遍。我在新加坡,准备用四个月的时间细讲这部经。《金刚经》里所说的是修学的原理、原则,通一切大小乘佛法。如果掌握了这个原理原则,像经上所讲的“信心不逆”,无论修学那一个法门,一定有成就。如果你修学功夫不得力,一定是违背经典所说的理论与方法。所以,这是指导修行非常好的一部经典。最近十几年,我在各地都劝大家念佛,讲的都是净宗经典。因此有人就问我:“法师,你以前专讲净土,现在为什么讲《金刚经》?”如果在座诸位仔细观察,其实《金刚经》跟《无量寿经》、《弥陀经》是一不是二,它教人应无所住,而生念佛求生之心。
如果没有高度的智慧,没有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缘,是不会修净土的。实在讲,我年轻的时候学佛也是好高骛远,犯这些毛病。我遇到的老师好,被老师折服。在老师的教诫、劝导下,依然不能完全接受,但是还能接受一半以上,这才得一点小利益。真正对净土生起信仰,是因为讲《华严经》。过去讲过十七年的《华严经》,在《华严经》里觉悟,看到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善财童子与五十三位善知识│著名的五十三参都是修念佛法门,这才重新翻阅、探讨净土的经本。才知道念佛法门不仅是释迦牟尼佛所讲最高的佛法,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度众生成佛道的不二法门。
金刚般若讲原理、原则,《无量寿经》与《观无量寿佛经》讲的是细行果德。一个讲纲领,一个讲细目。这些纲领如何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金刚经》讲修持的总纲领,佛教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净宗经典所说的,大势至菩萨教我们念佛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两句话义趣是相同的。“都摄六根”就是“应无所住”;“净念相继”就是“而生其心”。在在处处看,这两部经所说的完全相同。这是江味农居士所以一再提倡,学净土必须兼修般若,修般若一定要念佛求生净土。一切大乘经,诸位如果深入研究、体会,才真正了解佛所说的意义。开经偈云:“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果把佛的意思错会了,佛法里所说的殊胜功德利益,就得不到。这个殊胜的利益,就是我们现前幸福、自在、快乐、美满的生活。我们这一生若得不到,多可惜!
佛法不但重视理论,更重视实行。理明白之后,如果做不到,则是空的;所以佛法重在行门。“行门”就是生活。以《金刚经》为例,经文一开端,释迦牟尼佛表演的,“入舍卫大城乞食,著衣持钵”,完全是日常生活,不像其他大乘经,发起的时候放光现瑞。谁看得出门道?佛在生活中所表演的,乃是从最初发心学佛,经无量劫的修行,到最后成就圆满的佛果,这一切无量无边的功德,都在生活里表现无遗。正是《华严》所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是一桩事情,穿衣是一桩事,吃饭也是一桩事。从初发心,到成圆满菩提,所修的功德,全在这一桩事中显露出来。我们一般人看不出来,因为没有智慧。须菩提尊者看出来了,为我们说破;我们听了才恍然大悟。回头看看自己,我们每天早晨起来,也穿衣、吃饭。我们穿衣、吃饭表现的是无量劫来的迷惑颠倒,造业受报,都在这里。我们点点滴滴显示这些。诸佛菩萨点点滴滴显示的,就是圆满、自在的生活。我们的生活是无限的烦恼,无量的业报,苦不堪言。如果明了《金刚经》,你的眼睛就放光,世、出世间法没有一法不清楚,没有一法不明了。“明了”就是菩萨;“…
《生活的艺术(1)》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