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阿含经》的【三学·定型句】
林崇安
摘要:
《长阿含经》中,有很长的篇幅记载着相同的三学定型句,首先出现在《阿摩昼经》(N20),其后数经都有相同的三学定型句,只是以省略文标示,而其实质内容则是相同。《长阿含经》内含30经,以【三学˙定型句】出现的经典共达9经。值得注意是,整个《长阿含经》除了【三学˙定型句】外并没有其他同样份量的定型句,由此强烈显示出「三学」是《长阿含经》的重点所在,而不是后代所传说的:「破诸外道,是长阿含」或「吉祥悦意」而已。
一、《长阿含经》的【三学•定型句】
《长阿含经》(经码以N标示)以【三学˙定型句】出现的经典有:N20《阿摩昼经》、N22《种德经》、N23《究罗檀头经》、N24《坚固经》、N25《倮形梵志经》、N26《三明经》、N27《沙门果经》、N28《布咤婆楼经》、N29《露遮经》。这些经典的一个核心教导便是详述三学,并且以定型句的型式出现。N20《阿摩昼经》中,【三学˙定型句】的经文长达约4500字。其后出现于经典N22-N29的【三学˙定型句】,就用「……乃至」来省略,而其内容实际相同(唯依对象,有时释尊只开示到戒学和定学)。将经句以定型句的型式一再出现,一方面表示有其重要性,一方面容易让听众记住。当然也有许多不以定型句的型式出现的三学教导,散见于《长阿含经》中,但大都是简短的经句。
二、【三学•定型句】的分段要义
《阿摩昼经》(N20)中,【三学˙定型句】的经文长达约4500字,为了掌握其段落及要义,今依《瑜伽师地论》的修集劣缘和修集胜缘来说明,《瑜伽师地论》说:
谓若自圆满、若他圆满、若善法欲、若正出家、若戒律仪、若根律仪、若于食知量、若初夜后夜常勤修习觉寤瑜伽、若正知而住、若乐远离、若清净诸盖、若依三摩地。……从自圆满乃至最后依三摩地,当知是名修集劣缘。
若依四谛法教增上所有教授教诫他音,若如正理所引作意,当知是名修集胜缘。
此论依次列出十二劣缘和一胜缘,共有十三缘,今依此将《阿摩昼经》中的【三学˙定型句】给予分段并略述要义如下:
(一)【戒学˙定型句】
【劣缘:1.自圆满、2.他圆满】经文:
若如来出现于世,应供、正遍知、明行足、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一切诸天、世人、沙门、婆罗门、天、魔、梵王中,独觉自证,为人说法。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义味具足,开清净行。
此段要义,在于能够听闻正法并起净信,《瑜伽师地论》说:
云何自圆满?谓善得人身,生于圣处,诸根无缺,胜处净信,离诸业障。……云何他圆满?谓诸佛出世,说正法教,法教久住,法住随转,他所哀愍。……云何名为:说正法教?谓即如是诸佛世尊出现于世,哀愍一切诸声闻故,依四圣谛宣说真实苦、集、灭、道无量法教。
【3.善法欲】经文:
若居士、居士子及余种姓,闻正法者即生信乐,以信乐心而作是念:我今在家,妻子系缚,不得清净纯修梵行;今者宁可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
此段要义,在于生起出离之心,《瑜伽师地论》说:
云何善法欲?谓如有一,或从佛所或弟子所,闻正法已,获得净信。得净信已,应如是学:在家烦扰若居尘宇,出家闲旷犹处虚空,是故我今应舍一切妻子眷属、财、谷、珍宝,于善说法毗奈耶中,正舍家法,趣于非家。既出家已,勤修正行,令得圆满。于善法中,生如是欲,名善法欲。
【4.正出家】经文:
彼于异时,舍家财产,捐弃亲族,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
此段由上一段的「善法欲」衔接到真正的出家,可知以下三学的修习是以出家众为主角,此段要义,《瑜伽师地论》说:
云何正出家?谓即由此胜善法欲增上力故,白四羯磨受具足戒,或受劳策所学尸罗。
【5.戒律仪】经文:
a【身律仪】
(a)与出家人同舍饰好,具诸戒行,不害众生。舍于刀仗,怀惭愧心,慈念一切,是为不杀。
(b)舍窃盗心,不与不取,其心清净,无私窃意,是为不盗。
(c)舍离淫欲,净修梵行,殷勤精进,不为欲染,洁净而住,是为不淫。
b【语律仪】
(d)舍离妄语,至诚无欺,不诳他人,是为不妄语。
(e)舍离两舌,若闻此语,不传至彼;若闻彼语,不传至此;有离别者,善为和合,使相亲敬;凡所言说,和顺知时,是为不两舌。
(f)舍离恶口,所言麁犷,喜恼他人,令生忿结,舍如是言;言则柔濡,不生怨害,多所饶益,众人敬爱,乐闻其言,是为不恶口。
(g)舍离绮语,所言知时,诚实如法,依律灭诤,有缘而言,言不虚发,是为舍离绮语。
c【命清净】
(h)舍于饮酒,离放逸处。
(i)不着香华璎珞。
(j)歌舞倡伎不往观听。
(k)不坐高床。
(l)非时不食。
(m)金银七宝不取不用。
(n)不娶妻妾,不畜奴婢、象马、车牛、鸡犬、猪羊、田宅、园观,不为虚诈斗秤欺人,不以手拳共相牵抴,亦不抵债,不诬罔人,不为伪诈。舍如是恶,灭于诤讼诸不善事,行则知时,非时不行。量腹而食无所藏积,度身而衣趣足而已,法服应器常与身俱,犹如飞鸟羽翮随身,比丘无余亦复如是。
(a)摩纳!如余沙门、婆罗门受他信施,更求余积,衣服饮食无有厌足;入我法者,无如此事。
(b)摩纳!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自营生业,种植树木,鬼神所依;入我法者,无如是事。
(c)摩纳!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更作方便,求诸利养,象牙、杂宝、高广大床、种种文绣、綩綖被褥;入我法者,无如是事。
(d)摩纳!如余沙门、婆罗门受他信施,更作方便,求自庄严,酥油摩身,香水洗沐,香末自涂,香泽梳头,着好华鬘,染目绀色,拭面庄严,镮纽澡洁,以镜自照,杂色革屣,上服纯白,刀仗、侍从、宝盖、宝扇、庄严宝车;入我法者,无如此事。
(e)摩纳!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专为嬉戏,棋局博奕,八道、十道、百道,至一切道,种种戏笑;入我法者,无如此事。
(f)摩纳!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但说遮道无益之言,王者、战斗、军马之事,群僚、大臣、骑乘出入、游园观事,及论卧起、行步、女人之事,衣服、饮食、亲里之事,又说入海采宝之事;入我法者,无如此事。
(g)摩纳!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无数方便,但作邪命,谄谀美辞,现相毁訾,以利求利;入我法者,无如此事。
(h)摩纳!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但共诤讼,或于园观,或在浴池,或于堂上,互相是非,言:『我知经律,汝无所知;我趣正道,汝向邪径;以前着后,以后着前;我能忍汝,汝不能忍;汝所言说,皆不真正;若有所疑,当来问我,我尽能答。』入我法者,无如此事。
(i)摩纳!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更作方便,求为使命,若为王、王大臣、婆罗门、居士通信使,从此诣彼,从彼至此…
《《长阿含经》的【三学·定型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