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生与死-佛教轮回说 第十章 轮回说与心灵学

  《生与死——佛教轮回说》

  陈兵教授 著

  第十章 轮回说与心灵学

   人类对自身生死之谜的探究,虽然早就发轫于远古,极受祖先们的重视,但长期以来,主要是从哲学和宗教二途进行,玄学和信仰色彩太浓;所记述的大量与生前死后有关的事件,也多带有前唯象学记述的性质,不及近现代科学观测实验方法之精密。十六世纪以来,从物质方面研究人自身的生理、生物、医学等学科的长足发展,使“人是一架机器”的机械唯物主义生命论风行一时,直到时下尚为许多人所认同。作为对这种片面见解的反对和补充,从一百多年前起,有一批重视自身灵性的西方人,便开始用近代科学的方法研究透露生死黑谜若干信息的种种“心灵现象”(Psychical phenomena)-与心灵(Psyche,心理内核)相关,用正统科学理论无法解释的超常现象,这种研究称为“心灵研究”或“心灵学”(Psychical research),曾略译为“灵学”。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剑桥大学心灵调查会”(有时称“鬼神会”)等几个组织开始从事心灵研究,1882年,世界上第一个“心灵研究会”在伦敦成立。此后,欧美各国陆续建立了心灵学研究团体,心灵学研究曾风靡一时,有许多知名科学家关注和参与。最近几十年来,心灵学逐渐被“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一语所代替,这方面的研究又呈发展之势,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已有了二百多个超心理学研究机构。在中国,西方灵学曾被引进介绍,但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被戴上迷信帽子,成为禁区。

   西方的心灵学研究, 在早期主要以唯灵论(Spiritualism)一认为人死后续存并能通过与无形实体交流来获取证实的一种观点-为主导。其所研究的现象,主要是与生前死后相关的鬼魂、再生、神动,多用降神术、通灵术、招魂术、催眠术等方法。由于方法上的一些失误,曾引起思想界、科学界的攻讦。但其研究成果相当可观,积累了成千上万件经过周密调查观测的超常事件记录报告,这类事件有再生、魂灵显示、鬼魂作祟、脱体经验、濒死体验、神动现象、巫术、灵魂照相术等,实际上多属中国古籍中所载记忆前世、死后复活、见鬼神、神游、闹鬼等事件。医学、心理学界的有关人士,也对濒死和死后复活经验作了大量调查研究,其成果被新近才兴起的“死亡学”所利用。心灵学等的研究成果表明:古代所记述的许多有关生前死后的超常现象,是超时代、超地域而存在的,在今日的人世间并不难发现,有些现象甚至是相当普遍的,在古代当然也应如此。这类实实在在的现象,虽然尚不能完全揭开生死之谜的黑幕,但毕竟打开了一些可以窥视黑幕内情的孔洞,提供了大量暗示着死后续存、轮回转世的证据。

   近几十年来,心灵学、超心理学,及国内新建立的以超常心灵现象为主要研究课题之一的“人体科学”,受社会思潮的左右,主要着重于与人体潜能开发有关的“超感官知觉”(ESP)和“心灵致动”(PK)两类特异功能。但还是有一些研究者对再生、魂灵、濒死等现象继续进行研究,成果不少。西方社会上流行的这方面的专著,如《死后的生命》、《体外旅程》、《关于“捉弄人的鬼”现象》、《轮回的秘密》、《轮回转世的科学确证》等,达一百多种。灵魂、再生、闹鬼等现象的科学考察及轮回观念,已成为西方社会人士广泛知晓的话题。据有关人士统计,在美国,相信有来世的老年人占77%,日本某帝国大学51%的学生相信灵魂的存在。在国内,近几年来也有人开始从人体科学、生命科学的角度研究灵魂问题,调查再生等事件,试图对生死之谜、灵魂问题作出理论解释。

   由于再生、灵魂、鬼神等现象的超常性、神秘性,与近代科学观念的不相容性,及其长期以来与宗教、巫术纠缠不清的关系,使这方面的调查研究,极易受世人非议,有被斥为“伪科学”和迷信骗术之嫌。这方面的研究者们,从百余年来的探索中,形成了较为严谨的学风,一般都尽量抛开传统宗教观念,力求客观周密,不轻易下结论。自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从定性研究走向定量研究,运用了统计学的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其研究成果,主要在于用人体科学、气功学所谓“唯象”的方法,对超常事件进行调查、观察、测试、记录、统计。他们所记述的有关生死之谜的大量事件,自然要比古籍中的同类记述更为真实可*。

   第一节 “再生人”何其多

   “再生”(Reincarnation)一译“复活”,指灵魂在人死后于另一肉体中重生的现象,即是轮回、转世之意。这种观念本非基督教所有,源出古希腊和古印度,十九世纪法国唯灵论者颇主张此说。这种观念的最有力证据,是回忆前生及表现出“先前人格”(前世的人格)。十九世纪法国研究者艾伯持·德罗卡斯用催眠术对此作了系统的实验。用听觉、视觉刺激及暗示等方法,使人精神松弛而又集中,进入非睡非醒的被催眠状态,可使15%的人随催眠者的暗示退回童年,有些人甚至可退回前生,表现出先前人格。一些催眠术者宣称能用催眠方法使任何人回忆起前世。这种“催眠性倒退”的成功案例的确很多,但往往受催眠者暗示及被催眠者潜意识的影响,多数都难以获得证实。然而,“在极少的案例中,被试者产生出极少为人所知、但又得到证实的资料,按理说,他或她*正常渠道是肯定无法获知这种资料的。另外,有时一名被试者可以应答性地讲起众所周知的一种语言,而根据现有证明来看,他或她从未正式学习过这种语言。”(《心灵学》中译本148页)心灵学称这种现象为“应答性异语。”

   这方面最有影响的案例,是1952—1953年,美国青年实业家莫烈·凡斯丹对社交界著名女士鲁斯·西蒙斯施行催眠术出现年龄退回,引出前生记忆的报告。报告以《寻找勃莱狄·玛菲》为题,连载于拥有数百万读者的书报,被翻译为二十几种语言,其录音唱片售出了数万张,全美的报刊杂志,争相报导此事,成为当时的爆炸性新闻。这一催眠性倒退的情况大体是:28岁的鲁斯·西蒙斯,在被催眠后,先倒退回五岁,以五岁女童的声音说出幼儿园里坐在她左右的小孩的名字、衣服。然后又退回到三岁、一岁。继而,倒退到出生前,说出其前世是名叫勃莱狄·玛菲的女人,1798年生于爱尔兰克谷的墨多士,父母兄弟、丈夫、公公的名字和职业等,一一知晓,并详细道出了结婚时花马车经过的很多地名,及烟草公司、上过学的学校、教会、送葬式、结婚典记、女式服装店、伯尔浮土德报、钱币、习惯、老歌、方言等旧事。之后,爱尔兰组织了有图书馆员、律师、记者等参加的调查委员会,对西蒙斯所讲一百多年前的爱尔兰旧事进行查该。结果是:西蒙斯在催眠状态下所说的很多人名、地名、风俗习惯、方言等,竟与史料中所载相符。芝加哥德里报社的特派员调查后说:“当地的图书馆员等,经过好几个星期才调查出来的事实,为何美国的鲁斯·西蒙斯能够知道得那么清楚”只有拿出“前世的记忆”来说明此事而外,别无可说明。”

   凡斯丹在催眠中继续往前追溯,西蒙斯回忆起再前世在美国临终的情景及父母名字、住所,此外不能再追忆,至于勃莱狄·玛菲于1864年死于爱尔兰,至1923年再生于美国之间八十年的经历,西蒙斯的回答是:记得死后观看自己的送葬式,然后侍候在丈夫身边,丈夫死后回娘家侍候哥哥,曾与死去的弟弟相会却未能会见死去的丈夫,对鬼灵界的情形一无所知。

   更为有力的再生证据,是对前生的自动记忆。这种事件在世间虽称稀奇,但经研究者们调查,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其绝对数字很是不小,仅现存的记忆前世者,便要比古籍中所载全部记忆前世的人数多出好多倍。不仅深受轮回思想浸润的南亚、中国等地现存多例,即在不信奉轮回转世的基督教、伊斯兰教文化圈内,也不乏记忆前世的确凿事例。美国华尼西亚大学医学院精神病系的I·史蒂文森教授,多年来从事这一现象的研究,他从印度、日本、缅甸、斯里兰卡等国,调查收集到一千六百多例自动记忆前世的事件,从中筛选出二十个证据最确凿者,写成《说明再生的二十人事例》(1966)一书。美国加州的心理学家海伦·万巴赫搜集有1088宗记忆前生的案例。英国Joseph Head与S·L·Cranston合编的《东西方轮回事迹汇编》,瑞士Guenther Wachsmuth著的《灵魂转世》等书中,都载有大量记忆前生之现证。

   记忆前生的情况大多类似:大多发现于2—5岁的儿童中,常自称是已死的某人,能详细陈述前生的经历和家庭状况。对前生的亲人深怀感情,认得前生常走的路径,认识前生的熟人,表现出前生的人格和嗜好,知晓前生所藏的财物,等等。这些,按他(她)们今生的经历,是不可能有的。当然,“在两个家庭相会之前便把儿童关于前生的陈述记录下来的案例,只占全部调查案例的1%”(《心灵学》150页)。大多数是在前后生两家相会、事件传出后才去调查的。另外,也有在长大后,遇一前生的亲属或重游前生故地,而忽然表现出记忆前生的案例。

   这类事件以印度所调查到者为最多,其中最著名者为香蒂·提毗(Shanti Devi)女士的故事。香蒂生于德里市一个商人家庭,从会说话时使表现出记忆前生的若干言语举动,其双亲未予重视,九岁时,看到家中来的一位谈商务的客人后,香蒂一反羞怯之常态,如同遇见故知一般,向客人亲热地微笑着说:“您不是我前世丈夫的堂兄吗?依旧住在姆特拉吗?……”当客人听到香蒂所说的前生丈夫和三个孩子等的姓名时,脸孔发青,干脆地答道:“不错,一点不错!”不久之后,按两家的商量安排,香…

《生与死-佛教轮回说 第十章 轮回说与心灵学》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