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生與死-佛教輪回說 第十章 輪回說與心靈學

  《生與死——佛教輪回說》

  陳兵教授 著

  第十章 輪回說與心靈學

   人類對自身生死之謎的探究,雖然早就發轫于遠古,極受祖先們的重視,但長期以來,主要是從哲學和宗教二途進行,玄學和信仰色彩太濃;所記述的大量與生前死後有關的事件,也多帶有前唯象學記述的性質,不及近現代科學觀測實驗方法之精密。十六世紀以來,從物質方面研究人自身的生理、生物、醫學等學科的長足發展,使“人是一架機器”的機械唯物主義生命論風行一時,直到時下尚爲許多人所認同。作爲對這種片面見解的反對和補充,從一百多年前起,有一批重視自身靈性的西方人,便開始用近代科學的方法研究透露生死黑謎若幹信息的種種“心靈現象”(Psychical phenomena)-與心靈(Psyche,心理內核)相關,用正統科學理論無法解釋的超常現象,這種研究稱爲“心靈研究”或“心靈學”(Psychical research),曾略譯爲“靈學”。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劍橋大學心靈調查會”(有時稱“鬼神會”)等幾個組織開始從事心靈研究,1882年,世界上第一個“心靈研究會”在倫敦成立。此後,歐美各國陸續建立了心靈學研究團體,心靈學研究曾風靡一時,有許多知名科學家關注和參與。最近幾十年來,心靈學逐漸被“超心理學”(Parapsychology)一語所代替,這方面的研究又呈發展之勢,在世界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已有了二百多個超心理學研究機構。在中國,西方靈學曾被引進介紹,但自本世紀五十年代以來,被戴上迷信帽子,成爲禁區。

   西方的心靈學研究, 在早期主要以唯靈論(Spiritualism)一認爲人死後續存並能通過與無形實體交流來獲取證實的一種觀點-爲主導。其所研究的現象,主要是與生前死後相關的鬼魂、再生、神動,多用降神術、通靈術、招魂術、催眠術等方法。由于方法上的一些失誤,曾引起思想界、科學界的攻讦。但其研究成果相當可觀,積累了成千上萬件經過周密調查觀測的超常事件記錄報告,這類事件有再生、魂靈顯示、鬼魂作祟、脫體經驗、瀕死體驗、神動現象、巫術、靈魂照相術等,實際上多屬中國古籍中所載記憶前世、死後複活、見鬼神、神遊、鬧鬼等事件。醫學、心理學界的有關人士,也對瀕死和死後複活經驗作了大量調查研究,其成果被新近才興起的“死亡學”所利用。心靈學等的研究成果表明:古代所記述的許多有關生前死後的超常現象,是超時代、超地域而存在的,在今日的人世間並不難發現,有些現象甚至是相當普遍的,在古代當然也應如此。這類實實在在的現象,雖然尚不能完全揭開生死之謎的黑幕,但畢竟打開了一些可以窺視黑幕內情的孔洞,提供了大量暗示著死後續存、輪回轉世的證據。

   近幾十年來,心靈學、超心理學,及國內新建立的以超常心靈現象爲主要研究課題之一的“人體科學”,受社會思潮的左右,主要著重于與人體潛能開發有關的“超感官知覺”(ESP)和“心靈致動”(PK)兩類特異功能。但還是有一些研究者對再生、魂靈、瀕死等現象繼續進行研究,成果不少。西方社會上流行的這方面的專著,如《死後的生命》、《體外旅程》、《關于“捉弄人的鬼”現象》、《輪回的秘密》、《輪回轉世的科學確證》等,達一百多種。靈魂、再生、鬧鬼等現象的科學考察及輪回觀念,已成爲西方社會人士廣泛知曉的話題。據有關人士統計,在美國,相信有來世的老年人占77%,日本某帝國大學51%的學生相信靈魂的存在。在國內,近幾年來也有人開始從人體科學、生命科學的角度研究靈魂問題,調查再生等事件,試圖對生死之謎、靈魂問題作出理論解釋。

   由于再生、靈魂、鬼神等現象的超常性、神秘性,與近代科學觀念的不相容性,及其長期以來與宗教、巫術糾纏不清的關系,使這方面的調查研究,極易受世人非議,有被斥爲“僞科學”和迷信騙術之嫌。這方面的研究者們,從百余年來的探索中,形成了較爲嚴謹的學風,一般都盡量抛開傳統宗教觀念,力求客觀周密,不輕易下結論。自本世紀二十年代以來,從定性研究走向定量研究,運用了統計學的技術和電子計算機。其研究成果,主要在于用人體科學、氣功學所謂“唯象”的方法,對超常事件進行調查、觀察、測試、記錄、統計。他們所記述的有關生死之謎的大量事件,自然要比古籍中的同類記述更爲真實可*。

   第一節 “再生人”何其多

   “再生”(Reincarnation)一譯“複活”,指靈魂在人死後于另一肉體中重生的現象,即是輪回、轉世之意。這種觀念本非基督教所有,源出古希臘和古印度,十九世紀法國唯靈論者頗主張此說。這種觀念的最有力證據,是回憶前生及表現出“先前人格”(前世的人格)。十九世紀法國研究者艾伯持·德羅卡斯用催眠術對此作了系統的實驗。用聽覺、視覺刺激及暗示等方法,使人精神松弛而又集中,進入非睡非醒的被催眠狀態,可使15%的人隨催眠者的暗示退回童年,有些人甚至可退回前生,表現出先前人格。一些催眠術者宣稱能用催眠方法使任何人回憶起前世。這種“催眠性倒退”的成功案例的確很多,但往往受催眠者暗示及被催眠者潛意識的影響,多數都難以獲得證實。然而,“在極少的案例中,被試者産生出極少爲人所知、但又得到證實的資料,按理說,他或她*正常渠道是肯定無法獲知這種資料的。另外,有時一名被試者可以應答性地講起衆所周知的一種語言,而根據現有證明來看,他或她從未正式學習過這種語言。”(《心靈學》中譯本148頁)心靈學稱這種現象爲“應答性異語。”

   這方面最有影響的案例,是1952—1953年,美國青年實業家莫烈·凡斯丹對社交界著名女士魯斯·西蒙斯施行催眠術出現年齡退回,引出前生記憶的報告。報告以《尋找勃萊狄·瑪菲》爲題,連載于擁有數百萬讀者的書報,被翻譯爲二十幾種語言,其錄音唱片售出了數萬張,全美的報刊雜志,爭相報導此事,成爲當時的爆炸性新聞。這一催眠性倒退的情況大體是:28歲的魯斯·西蒙斯,在被催眠後,先倒退回五歲,以五歲女童的聲音說出幼兒園裏坐在她左右的小孩的名字、衣服。然後又退回到叁歲、一歲。繼而,倒退到出生前,說出其前世是名叫勃萊狄·瑪菲的女人,1798年生于愛爾蘭克谷的墨多士,父母兄弟、丈夫、公公的名字和職業等,一一知曉,並詳細道出了結婚時花馬車經過的很多地名,及煙草公司、上過學的學校、教會、送葬式、結婚典記、女式服裝店、伯爾浮土德報、錢幣、習慣、老歌、方言等舊事。之後,愛爾蘭組織了有圖書館員、律師、記者等參加的調查委員會,對西蒙斯所講一百多年前的愛爾蘭舊事進行查該。結果是:西蒙斯在催眠狀態下所說的很多人名、地名、風俗習慣、方言等,竟與史料中所載相符。芝加哥德裏報社的特派員調查後說:“當地的圖書館員等,經過好幾個星期才調查出來的事實,爲何美國的魯斯·西蒙斯能夠知道得那麼清楚”只有拿出“前世的記憶”來說明此事而外,別無可說明。”

   凡斯丹在催眠中繼續往前追溯,西蒙斯回憶起再前世在美國臨終的情景及父母名字、住所,此外不能再追憶,至于勃萊狄·瑪菲于1864年死于愛爾蘭,至1923年再生于美國之間八十年的經曆,西蒙斯的回答是:記得死後觀看自己的送葬式,然後侍候在丈夫身邊,丈夫死後回娘家侍候哥哥,曾與死去的弟弟相會卻未能會見死去的丈夫,對鬼靈界的情形一無所知。

   更爲有力的再生證據,是對前生的自動記憶。這種事件在世間雖稱稀奇,但經研究者們調查,在世界各地都有發現,其絕對數字很是不小,僅現存的記憶前世者,便要比古籍中所載全部記憶前世的人數多出好多倍。不僅深受輪回思想浸潤的南亞、中國等地現存多例,即在不信奉輪回轉世的基督教、伊斯蘭教文化圈內,也不乏記憶前世的確鑿事例。美國華尼西亞大學醫學院精神病系的I·史蒂文森教授,多年來從事這一現象的研究,他從印度、日本、緬甸、斯裏蘭卡等國,調查收集到一千六百多例自動記憶前世的事件,從中篩選出二十個證據最確鑿者,寫成《說明再生的二十人事例》(1966)一書。美國加州的心理學家海倫·萬巴赫搜集有1088宗記憶前生的案例。英國Joseph Head與S·L·Cranston合編的《東西方輪回事迹彙編》,瑞士Guenther Wachsmuth著的《靈魂轉世》等書中,都載有大量記憶前生之現證。

   記憶前生的情況大多類似:大多發現于2—5歲的兒童中,常自稱是已死的某人,能詳細陳述前生的經曆和家庭狀況。對前生的親人深懷感情,認得前生常走的路徑,認識前生的熟人,表現出前生的人格和嗜好,知曉前生所藏的財物,等等。這些,按他(她)們今生的經曆,是不可能有的。當然,“在兩個家庭相會之前便把兒童關于前生的陳述記錄下來的案例,只占全部調查案例的1%”(《心靈學》150頁)。大多數是在前後生兩家相會、事件傳出後才去調查的。另外,也有在長大後,遇一前生的親屬或重遊前生故地,而忽然表現出記憶前生的案例。

   這類事件以印度所調查到者爲最多,其中最著名者爲香蒂·提毗(Shanti Devi)女士的故事。香蒂生于德裏市一個商人家庭,從會說話時使表現出記憶前生的若幹言語舉動,其雙親未予重視,九歲時,看到家中來的一位談商務的客人後,香蒂一反羞怯之常態,如同遇見故知一般,向客人親熱地微笑著說:“您不是我前世丈夫的堂兄嗎?依舊住在姆特拉嗎?……”當客人聽到香蒂所說的前生丈夫和叁個孩子等的姓名時,臉孔發青,幹脆地答道:“不錯,一點不錯!”不久之後,按兩家的商量安排,香…

《生與死-佛教輪回說 第十章 輪回說與心靈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