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读《华严经》记(刘峰)

  读《华严经》记

  刘 峰

  内容提要:《华严经》为历代佛教徒阅读之佛典。作者通过阅读此经,认为有三个问题应当注意。一是观佛三身功德,此为修证之问题;二是观法界缘起,此为法义的问题;三是菩萨修行十地和普贤行愿,此为修行的问题。

  作者刘峰,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一、传译及弘传

  《华严经》是佛教一部大乘经典,相传是龙树菩萨从龙宫请出,但此经广大,有上中下三本,下本总有十万偈,龙树菩萨仅请出此下本亦即略本流传于世。中国传译的即此下本十万偈中的四万五千偈之抄略本,如《华严纶贯》说:“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自西土传至此方者乃八十卷经,三十九品,品分七处九会。”“下本前分五千偈,尚有五万五千偈,九品在西土。”说明汉译本也仅译出下本的一部分。此经的汉译本有三种。

  第一译六十卷本,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后称旧译《华严》或六十《华严》。此经梵文原本三万六千偈,于东晋元熙十四年(418)在扬州(今南京)道场寺请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出,沙门法业、慧严、慧义等百余人,于元熙二年(420)译竟,分为三十四品,总有七处八会说法,与新译八十《华严》对照,即缺五品经,缺前二、三、四、五及《十定品》,并缺第七会。

  第二译八十卷本,它的梵文原本四万五千偈,系唐则天武后遣使从于阗求得,并请来其地三藏实叉难陀,于证圣元年(695)在洛阳大遍空寺开始翻译,武后亲临法座焕发序文,首题品名。沙门菩提留志、沙门净同宣梵本,后付沙门复礼、沙门法藏等并参与受笔润文,到圣历二年(699)在佛授记寺译毕成八十卷,内分三十九品,总由七处九会的说法而成。

  第三译四十卷本,它的梵本原本一万六千七百偈,系南天竺乌荼国王亲手书写,遣使于贞元十一年(795)十一月八日送赠来唐。翌年六月,唐德宗嘱罽宾三藏般若在长安崇福寺从事翻译。沙门三藏般若口宣梵文,沙门广济、沙门智真译语,翻经沙门圆照受笔,智柔、智通回缀,道弘、鉴灵润文,大通证义,以至沙门澄观、灵邃详定,至十四年(798)二月译毕成四十卷。它的全称,据《贞元录》:“《大方广佛华严百千偈中所说善财童子亲近承事五十三位圣者善知识入不思议解脱境普贤行愿品》”,其内容即旧新两译《华严经》的《入法界品》一品的异译本,但文字大为增广,尤其是第四十卷有普贤广大行愿,和新添的普贤大愿王清净偈,是前此两译《华严经》本所未有。

  此经从某一品传译到汉地的异译本或别行本为数不少,如《佛说兜沙经》一卷,即《如来名号品》、《光明觉品》,后汉支娄迦谶译出。如《出三藏记集》卷二:“汉桓帝、汉灵帝时,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出。”《大唐内典录》卷一:“汉桓帝世建和岁(147—149)至中平年(184—189)于洛阳译。”其后,经三国时的吴支谦、西晋、东晋、隋、唐所译的异译本,据《开元录》和《贞元录》所载,今现存本有20余种。

  从其传译史实,说明从事《华严经》的翻译者都是三藏法师,精通梵汉的译师,以及精通教义的义学沙门,他们是精通教理,文学造诣很高的文豪沙门,经他们润文、证义和详定文旨,会通梵汉,妙得译文流畅,深受广大佛教徒的信奉受持,自隋唐已形成专宗研习并传至朝鲜、日本,中外大德广作疏释,至今弘盛不衰。此经刻本更为广泛,最早是石刻本,如隋唐时静苑法师刻六十《华严经》于房山(现存),中唐刻八十《华严经》(现存一卷),明代刻四十《华严经》藏于洞窟(今存)。木刻大藏经自北宋《开宝藏》和辽代《契丹藏》开始,历代木刻大藏经无不入藏刻印流通,尤其是历代大小字单行刻本《华严经》其流通最为普遍,深受佛教徒的信奉修持。至于血书、墨书、金书《华严经》本至今尤有存本,礼拜、读诵和供奉此经者至今不绝。

  二、所诠之内容

  八十卷本《华严经》总分七处九会说法,共三十九品。

  第一菩提场会,佛放齿光眉间光,普贤菩萨为会主,入毗卢藏身三昧,说六品十一卷经。一,《世主妙严品》五卷经,说佛初在菩提场成等正觉,万德究竟圆满庄严,十方世界微尘数菩萨及至大自在天等,共四十众同类眷属各刹微尘数,一时云集会中,各各说颂赞佛,所有华藏庄严世界海一切世界尽都入佛境界,主眷会集演说如来依正法门,显示如来果德究竟圆满。二,《如来现相品》一卷经,诸菩萨和一切世间主既已云集说颂问佛,佛现真容妙相庄严,又现神变妙境,一切菩萨说颂赞佛功德。三,《普贤三昧品》,如来真相离相,非一般菩萨所能得见,尔时普贤菩萨即入佛三昧,证佛境界,现佛境界,受到诸佛赞叹,从三昧起,十方一切如来放光赞普贤菩萨,一切菩萨一同颂赞。四,《世界成就品》,二品共一卷经。此品普贤菩萨承佛威力,向道场海会圣众说世界海等十事,分别显示十方刹土的形相,及佛所依报土世界的因缘。五《华藏世界品》三卷经。普贤菩萨宣说毗卢遮那如来往昔修菩萨行所严净的华藏庄严世界海无量庄严功德,乃至世界海中一切世界的庄严和诸佛名号。六,《毗卢遮那品》一卷经,尔时普贤菩萨又说毗卢遮那在过去世,由于供养诸佛广修无量妙行的广大功德所成就的究竟果德庄严。

  第二普光明展会,佛放两足轮放光,文殊菩萨为会主,说六品四卷经,此会文殊未入定,因文殊师利常为无量菩萨师,为诸佛母,常于一切诸佛众中为说法师,故不入定。一,《如来名号品》,佛于普光明殿莲华座上,示现神变,十方菩萨咸来会集,文殊菩萨承佛威力,向众菩萨说佛名号,由于随应众生各别知见,遂有无量不同如来名号为诸众生说不同的法。二,《四圣谛品》,二品共一卷经。文殊菩萨又说娑婆世界中苦、集、灭、道四圣谛的种种异名,和十方一切世界无量不同的四圣谛名,随诸众生的根性差别,令得调伏。三,《光明觉品》,佛两足轮放光,文殊菩萨颂赞佛的无边功德行愿。四,《菩萨向明品》,二品共一卷经。文殊菩萨和贤首等九菩萨反复问答十种甚深佛法明门。五,《净行品》,智首菩萨启问,文殊菩萨答说菩萨身、语、意三业动静中,为饶益众生应发的140种清净愿行。六,《贤首品》,二品共二卷经,文殊菩萨启问,贤首菩萨以偈答说菩萨修行的无量殊胜功德,信愿不虚,定能圆满成就。

  第三升忉利天宫会,佛两足指放光,法慧菩萨为会主,入无量方便三昧,说六品三卷经。一,《升须弥山顶品》,二《须弥山顶上偈赞品》,佛升须弥山帝释宫殿,帝释并诸天迎佛入座并说颂赞佛。三,《十住品》,三品共一卷经。法慧菩萨承佛威力,出定后广说十住法门,从初发心住至第十灌顶住,每一住有十法及劝学十法。四,《梵行品》,正念天子请问,法慧菩萨向他宣说菩萨修习清净梵行的种种无相观法。五,《初发菩提心功德品》,二品共一卷经。天帝释问,法慧菩萨向他宣说初发菩提心所得的种种无量功德,发心便与佛平等,就其体性皆不可得。六《明法品》一卷经。精进慧菩萨问初发心菩萨应如何修行,法慧菩萨答说修十不放逸,当得十种清净、十佛欢喜、十种法安住、十法入地、十法行清净、十种清净愿、十法圆满大愿、十无尽藏等修菩萨行法门,及所应得的成就,而以方便说法对治等法门。

  第四夜摩天宫会,佛放两足放光,功德林菩萨为会主,说四品共三卷经。一,《升夜摩天宫品》,佛升夜摩天宫,夜摩天主迎清如来,说颂赞佛。二,《夜摩天宫偈赞品》,功德林菩萨等微尘数菩萨都来集会,十大菩萨各说偈称扬如来周遍法界的行愿功德。三,《十行品》,三品共二卷经。功德林菩萨承佛威力,入菩萨善思惟三昧,菩萨出定广说十行法门,从欢喜行至第十真实行,广说十度并一一分别修习行相。四,《十无尽藏品》一卷经。功德林菩萨向众说信、戒、惭、愧、闻、施、慧、念、持和辩无尽藏十种,每一藏又各有十法,由此能令修菩萨行者成就无尽大藏。

  第五兜率天宫会,佛放两膝轮光,金刚幢菩萨为会主,说三品共十二卷经。一,《升兜率天宫品》一卷经。兜率天王迎请如来,说颂赞佛功德。二,《兜率宫中偈赞品》,金刚幢菩萨和微尘数菩萨从十方佛刹世界咸来集会,各说颂称扬佛功德。三,《十回向品》,二品共十一卷经。金刚幢菩萨承佛威力,入智光明三昧,向诸菩萨广说十种回向法门,并一一分别解说,所修回向之行相及成就之功德。

  第六他化自在天宫会,佛放眉间毫相光,金刚藏菩萨为会主,说《十地品》一品共六卷经。佛在他化自在天宫,诸方世界诸大菩萨咸来集会,此时金刚幢菩萨承佛威力,入菩萨大智慧光明三昧,向诸菩萨说菩萨十地名称,由解脱月等诸菩萨请他解说,佛也放光加持,金刚幢菩萨向大众广说十地甚深修证智德行相法门,并以十大山王,以大海十相,及以十种宝比喻菩萨修行十地之功德,及所修十地究竟即成就如来一切智智。

  第七重会普光明殿会,佛放眉间光、口光,如来为会主,入刹那际三昧,说十一品共十三卷经。一,《十定品》,佛在普光明殿,普眼菩萨问佛普贤菩萨行愿,佛告普眼自己请普贤菩萨宣说。但普眼与在会诸菩萨众不能得见,佛又告普眼顶礼求请,经佛教诲也再求请,乃见普贤菩萨。尔时如来自说十大三昧功德,佛又告普贤菩萨为诸菩萨宣说十大三昧,普贤菩萨即承佛旨向众广说十种三昧善巧智慧甚深法门。二,《十通品》,普贤菩萨又向大众宣说十种智通,若菩萨住此十种智通,悉得一切三世无碍智神通。三,《十忍品》,二品共一卷经。普贤菩萨又向大众说十种忍法。四,《阿僧祇品》,此品是佛自说,佛向心王等菩萨说阿僧祇数,从一百洛叉至不可说的数量,其数无量唯佛乃能宣说,五,《寿量品》,心王菩萨向众宣说诸佛世界等量,及寿量长短的比较,如婆娑世界释迦佛刹一劫,于极乐世界阿弥陀…

《读《华严经》记(刘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