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在生活中”
崇慈法师开示
一、 关于“吃素”十问
1.问:既然上天赐给我们那么丰富的食物,我们就应该尽情享受嘛,何必一定要吃素呢?
答:你所说的“上天”具体是指谁?是大自然吗?大自然不会说话,更不会安排我们吃什么。是某个神仙吗?持这种观点这个神仙肯定是没有慈悲心、没有博爱心的,这样的神仙我们不崇敬,更不愿意接受他的说法。其实根本没有什么“上天”安排,是人类为饱口腹之欲寻找的借口。
2.问:佛法不是讲“破执着”吗?就不要执着什么吃荤吃素啦?
答:噢,你这样理解“破执着”呀!那你就应该把苍蝇、蚊子、臭虫、蟑螂、厕蛆、蜈蚣等等,通通都作为美味佳肴吃下去才对呀!
3.问:西藏、蒙古等地区的出家人,不也没有吃素吗?
答:那是他们根本没有条件吃素。在他们那些地方,吃蔬菜是奢侈行为,贵族都不一定吃得起。因为地理、气候等条件而很难生产蔬菜。他们那里的出家人吃的肉,是符合两个条件的才吃:①是因老衰残弱而死去的动物,不是残忍宰杀健壮的动物;②仅仅是随意煮熟以作果腹充饥,并非象我们汉地的人以各种手段精心烹调作为一种享受来食用。
4.问:就算拿去放生,它们不也一样会因为相互残杀、人为捕捉、饥饿寒冷等原因而死去吗?
答:如果这样说的话,那么我们的家人、亲友一旦生病了,就简直用不着找医生、吃药、治疗了。因为就算治好了,他将来也会因其它原因而死去,何况很多病根本想不到能不能治好呢!我们可以这样说、这样做吗?
5.问:如果大家都不吃肉,这些动物岂不要泛滥成灾了?
答:古往今来,历史上有记载的“某一种动物泛滥成灾”现象屈指可数,而且都有办法应对,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时至今日,那些所谓凶猛的动物(比如虎、豹、熊、狼等等)恰恰不但没有泛滥成灾,甚至濒临灭绝,成了“珍稀动物”。而真正“泛滥成灾”的,好像是:——人类!哈哈!这真是耐人寻味的现象。如果人类再进一步变得比动物更凶狠、更残忍、更无天无法,那又该以什么办法来应对呢?
6.问:吃素会营养不良吗?
答:如果说吃素会营养不良,那吃荤照样也会营养不良。只要按照三个要求吃素,绝对不会营养不良。这三个要求是:①吃得很开心、很喜悦;②粗粮、细粮、杂粮和各种蔬菜搭配得比较好;③做出很好的口味,充分调动起良好的胃口。如果再加上适当的锻炼,动静结合以怡身心,则不但不会营养不良,而且会身心健康,轻安自在。
7.问:如何才能吃得很开心、很喜悦呢?
答:就用餐而言,开不开心、喜不喜悦却不是由“吃什么”引起的。换句话说,如果不开心甚至愤怒、忧郁、恐惧等等,就算神仙做的佳肴都吃不下去。如果说想到吃肉就喜悦、想到吃素就不喜悦的话,那么试问:当想到吃肉其实就是在吃一堆动物尸体(甚至可能是变质有毒的尸体)的时候,还会吃得很喜悦吗?
8.问:佛门不是有可以吃“三净肉”的说法吗?为什么要强调吃素呢?
答:佛门确实有可以吃“三净肉”的说法。三净肉,即符合三个条件的肉:①不亲眼看见杀生惨状。②不亲耳听到被杀生命的惨叫。③不是专门为我而杀。但“三净肉”的目的是暂时方便,不是根本究竟。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人类的生理结构非常适合素食,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常识。而学佛要求吃素的目的除了养身,还有更深的“养心”意义。学佛的人不能因为有“三净肉”而懈怠自己的身心。比如医生说用中药“三七”泡酒可以治疗风湿病,一个酗酒的人就以医生这句话为幌子,买二两三七,泡他几千几万斤酒慢慢喝,这说得过去吗?
9.问:从道理上懂得了吃素就是“养身先养心”,但在实际生活中看到鸡鸭鱼肉还是很香、很想吃,怎么办呢
答:那就吃呀。直到各方面条件都成熟了,能够心开意解、欢欢喜喜地吃素了,再来吃素(指的是吃
长素,不是指偶尔吃素)。千万不要为了撑面子而咬牙切齿、气急败坏的吃素,那样子,天龙八部都会笑掉大牙!
10.问:是不是有什么咒语,在吃动物肉时念了就会超度它们?
答:没有。绝对没有。如果是因为饥饿、衰老、疾病、寒冷等原因而死去的动物,佛弟子见到了,可
以诵经念佛为它回向超度;如果是将健康的动物残忍宰杀而用于充口腹之欲,其行为本身就已经违反佛制、伤慈悲心了,哪里还可以假惺惺地念什么咒语“超度”!如果这样说,那我现在想吃人肉,我到你面前念个咒语,然后把你杀了来吃,你愿意吗?
二、 关于“衣着打扮”十问
1.问:学佛以后,还可以穿漂亮衣服吗?
答:请你看一看四大菩萨的塑像就明白了。文殊、普贤、观音三位菩萨示现的是居士身份,所以身上衣着华丽庄严,还戴着珠宝璎珞;地藏菩萨示现的是出家比丘相,则堂堂僧仪,一尘不染,卓绝挺拔,飘然洒脱。这就给在家学佛和出家学佛做了非常好的榜样。
2.问:虽然在家学佛,但如果衣着华丽,会不会被人讥笑呢?
答:在家居士,有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生活档次、个人喜好。学佛,是以佛法的智慧来指导自己的身心归宿及生活原则。穿衣服,也要与自己的身份相符合才相称。如果不相称,有意或强扭着穿得过份好和过份差,都不对。比如:艺术家穿衣服就要象艺术家,官员穿衣服就要象官员;劳动时穿衣服就是劳动样子,表演时就要穿表演的服装等等。
学佛的人,提倡朴素、节约、惜福,但同时更强调清净、庄严。朴素节约绝不等于破衣烂衫、肮出与身份、场合、行为等格格不入的怪样子,那才要被人讥笑。
3.问:居士可以穿出家人的僧装吗?
答:不可以。虽然我们汉地僧人现在穿的“僧装”并不是佛陀制定的,但这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这当中的原因三言两语说不完,另外专题叙述)。既然已经约定俗成而为众所周知的僧装,那么,俗家人就不能穿。反过来,出家人也不可以穿俗装。佛经里面多次说到,出家人穿俗装有很大罪过(请参阅《地藏经》就知道了)。
4.问:因为生活中的特殊原因,变通一下,俗穿僧服、僧穿俗服,可以吗?
答:不可以。没有什么“特殊原因”能够比佛菩萨的教导更有份量。无论在家学佛或出家学佛,都是堂堂正正的事情。尤其是出家人,堂堂僧相,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按照佛陀的教诲行持举止,都会受人尊敬。而出家人也因为随时看到自己的僧相僧仪,不断自策自勉,不敢懈怠放逸。只要用心领会这一身僧装意义的份量,那真是顶天立地、卓然出尘、自欣自豪的衲子风采!
5.问:说到“衲子”就想到“百衲衣”,居士能穿百衲衣吗?
答:百衲衣,就是用捡来的各种布料残片,拼缝成的衣服。这是过去穷苦年代出家人的衣服。出家人是“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在生活中尽量俭朴节约,也尽量不叨扰信众居士们,所以有了百衲衣的来历,也有了“衲子”、“老衲”这样亲切的称谓。居士不宜穿百衲衣,因为与身份不符。现在时代进步了,物质丰富,虽不至于要故意做百衲衣来穿,但佛法的优良传统不能忘。
6.问:居士在生活中,或者要去参加佛法活动时,可以打扮吗?
答:当然可以,而且也应该打扮。但还是那句话——要与身份、场合、行为等客观要求相符合。如果完全不打扮,不要说学佛,连起码的生活常识都乱七八糟了。佛弟子的衣着打扮不仅是为自己好看,更是给其他人展示一个佛弟子的仪表。如果能够在穿着打扮当中给其他不懂佛法、不懂学佛是为什么的人,展示一个使其油然生恭敬心、赞叹心的样子,则功德无量!
7.问:问得再啰嗦一点,居士可以用香水等化妆品吗?
答:虽然问得有点啰嗦,但也问得很实际。居士,就是“居家学佛之士”。因为信仰佛法,所以就会要求把一些不符合佛法的习气改正或丢掉。但穿衣打扮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不属于习气。只是在穿衣打扮当中或许会有一些庸俗的内容,就应当丢掉。香水等化妆品只是一种用品,关键在于怎么用。如果用得好就有功德,用的俗不可耐就“很恼火了”。
8.问:修苦行一定要穿破衣服吗?
答:你这句话的语法结构不对。不能说“修苦行一定要穿破衣服”,这样理解就变成“一旦开始修苦行,就一定要找来破衣服穿上”,显得生生怪怪的。佛门提倡修苦行,释迦世尊多次赞叹苦行功德不可思议。佛门对于苦行有个专用的规范用语——头陀行。“头陀”一词是梵语的音译,意译为“抖数”。修头陀行即“修抖数行”,也就是无论外在条件多么艰苦(比如气候、地理、饥饿、贫穷、人际关系、社会氛围等等),都丝毫不能动摇我们内心对佛法的坚定信仰和勤奋追求。修抖数行,就是要随时随地心愿宏大、志向开阔、精神饱满、睿智深邃,让人一望而生敬慕之情。这种“抖数”的风采虽然流露在外在言行,却正是内心佛法坚定成就的真实写照。头陀行有十二种,请你查阅《佛学大辞典》,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9.问:现代人们生活当中多数时候都是购买成品衣服来穿,而这些成品衣服有许多都是由丝绸、化纤、棉、麻等材料混合制成的,学佛的人能穿这些衣服吗?若穿了,是否有伤慈悲心?
答:我们佛弟子遵循佛陀的教诲,尽最大努力做到不违背佛制、不伤慈悲心就可以了。有许多事是众生的共业造成,绝非一个人或少数人在短时间内能立马扭转改变的。我们无法一一辨别这些用含有部分动物毛皮成份的混合材料做成的衣服鞋袜,在使用时,只能为这些冤死的生命祈祷回向;再者,决定不要故意要求穿用纯丝纯毛纯皮的衣物,也算能为减少杀害生命尽一份微薄之心意吧!
10.问:请解释一下居士受过五戒和菩萨戒以后,在参加佛事活动时身上披的“衣”和出家人披的“衣”有什么不同?
答:这个“衣”的完整称谓叫做“袈裟衣”。“袈裟”这个…
《佛法在生活中(崇慈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