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尘尽光生·人生篇:智慧之塔

  尘尽光生·人生篇:智慧之塔

  在人生道上,

  唯有付出爱心而不求回馈,以智慧克服困难,发挥良能在利益人群上,才能真正发挥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人生之福

  一般人难免会有贪、瞋、痴的心念;有了贪念,就会让自己陷入烦恼之中。看看一些国家,他们民不聊生的原因从何而来呢?其实,大都是因为一个「贪」字。假如人人能安分守己,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社会自然能安定繁荣。

  人生最幸福的莫过于以下四事:第一是能「安心睡」。现代人一整天工作下来,十分辛苦,如果连晚上都无法安心睡觉,担心遭小偷或……,地是很痛苦的。所以,一个人若白天认真做完事后,晚上能安心入睡,这就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第二是「快乐吃」。有些人吃饭很挑剔,这个不好吃、那个不喜欢!看看中美洲遭受飓风侵袭(一九九八年)的多米尼加灾民,当地的垃圾车一倒出垃圾后,就有一群人立刻蜂拥而上,抢食垃圾堆里的食物;看到这些不幸的灾民,我们能不自我庆幸、觉得自己很幸福吗

  有干净的东西吃,还想要求什么呢

  所以,我们能有「快乐吃」的环境,应该要很知足。

  第三是「欢喜笑」。常常把微笑挂在脸上,时时开怀大笑,若能如此,走到哪里都会让人感到很欢喜!我常常对慈济人说:「记得要时时擦上「慈济面霜」——笑容,这样你们说的话,别人才能听得进去,也会感到很欢喜。」最后是能「健康做」,有健康的身体,我们才能付出;做一个能付出的人,总比让人服务好得多。

  若人人都能拥有这四宝——「安心睡、快乐吃、欢喜笑、健康做」,人生就会过得既自在又快乐!

  常保感恩心

  春天的气候适宜,不会太冷或是太热,也不会有秋天萧瑟的气息,让人感觉很温暖。如果内心的风光也能日日如春,才是人生的大福报!

  人与人之间,不要像冬天那么地冷漠,而应该互相关怀、彼此感恩。若能这样,就算如冰山般的心,也会被爱心所融化。所以,我们要时时感恩大地的众生,让我们的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升。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只要感恩我的父母就好了,因为父母供给我生活所需,还栽培我受教育。」感恩父母固然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除了父母以外,对其他人也一样要抱持感恩心,因为我们的生活,必须靠各行各业的人士共同付出。

  例如:文人学者不断地研究、讲学,开启我们的知识;日常生活所需,不论米、盐等食物,皆来自农民辛苦地经营;从事贸易的商人,不仅提供国人丰足的物质享受,还带动社会的繁荣。所以,我们要时时感恩、惜福,一粒米、一滴油都不能浪费。

  慈济到大陆救灾时,看到灾区居民所穿的衣服大都破旧不堪,然而他们还是穿得很欢喜!反观国人,有许多人在穿着方面就显得太讲究——今年买了,明年不流行就不再穿了。所以,有时劝募来的衣服,其实大都是新衣。若能节约物资,必能发挥更大的爱心力量,也不致于让下一代在耳濡目染中,学到奢侈浪费的不良习惯。

  「落地皆兄弟,何必骨肉亲」,我们应该把世间当作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姊妹、亲戚朋友;不一定要有血缘关系,才是我们的亲人。我们要放宽心胸,对人人感恩、相互扶持;若能如此,我们的人生,就会像春天的太阳般,让人觉得很温暖。

  活到老做到老

  「天生我材必有用」,人来到世间必定有其意义与使命,虽然每个人皆有优、缺点,但只要尽量将缺点去除,好好善用优点,就能发挥人生的良能;所以我们应该启发良知、用心付出。

  台北有位老奶奶,已经七十多岁了,她投入慈济志工行列,工作得很欢喜。有人说:「活到老,学到老。」这位老人家却是活到老,「做」到老,做得欢喜自在、身心愉悦。

  老奶奶年轻时,为了维持家业而忙碌,除了是个孝顺的媳妇,也是个好太太,同时又是好妈妈,她发挥了最大的母性爱,把时间完全奉献给公婆、先生和子女。

  孩子成家立业后,虽然有一段时期,她曾经历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最后她终于能看开、放下,转悲痛为力量,七十好几的老奶奶,欢喜地奉献力量、时间,做「环保」工作;这些年来老人家和慈济环保志工在街头巷尾做垃圾分类,身体愈做愈硬朗。

  长期投入热诚与无所求地付出,勤快的老奶奶感动了左邻右舍。邻居若有报纸杂志,都会自动收拾得很整齐、绑得很扎实,等待老人家来回收;有些商店也会将纸箱折平整,而且家家户户的宝特瓶、铝罐……都会自动分类,让老奶奶回收。

  老人家推着车,慢慢地穿过大街小巷做环保,在市场、高楼、巷弄间,将「垃圾变黄金」,天天忙得不亦乐乎!

  有人问老奶奶:「妳做得这么辛苦,到底可以赚多少钱

  」她很有智慧地回答:「赚多少

  噢!赚到健康、赚到欢喜,好好喔!」年近八十的老人家,并没有浪费身体的良能,天天以「活到老,做到老」的理念去付出。

  现代社会上有些年轻人的观念是「青春不留白!」却往往是无所事事地找寻刺激、沉迷嬉戏;年纪大一些的人就说:「我应该退休,好好享受了。」人活着若只是为了娱乐、享受,没有发挥自己的使用权,人生意义何在呢

  这位「活到老,做到老」的奶奶,虽然年纪已大,却有一颗轻安自在的心。她年轻时尽心照顾家庭,年老时没有家累、了无牵挂,又能全心全力奉献时间服务人群,真正是一位善用身体资源的人。

  不轻己能、不服老,无论年龄多大,只要保有年轻的心,敞开心胸,心存慈悲善念、殷勤精进,人人都可以做奉献的工作。若能认清自己的优点、长处,尽其所能地发挥,就会妙用无穷!

  借境提升人格

  在工作场合中,常会看到有些人说话不够委婉,而造成同事间的紧张气氛。会做事固然很好,但更重要的是要会做人,因为「人圆、事圆,理才圆」。若经常要争个「理」字,彼此间的感情就会愈来愈疏离,事情也就难以完成了。

  个性直爽并非不好,但是声色仍要柔和,这分人格的美化,就是在学做人。我们要善加利用「境界」来修养自己,平时待人要缩小自己、扩大心胸,如此人格才能提升。

  大凡要成就一件事,必定要有一分忍辱心。以成立「大爱台」而言,虽然我有自己的理想,但是工作人员从十方汇集来此,难免各有各的看法。所以,我给他们空间及充分的时间;至于我自己,则自我要求以最真诚的心去付出,相信,总有一天大家会被我的真诚所感动。

  另外也有一种人,外表看起来很刚强,内心却十分多愁善感,总认为没有人关心他、爱他。回想我出家之初,没人认识我,又有谁会来关心我

  当时我如何安住自己的心

  那就是靠自己「自爱」。

  记得当初去受戒时,我的身上只剩十元,其它一无所有。受戒期间,每到会客时间,别人都有亲友来探望,唯独我从未被点名,总是一个人在角落静静地看书。正因为有那段清静的岁月,让我得以不被打扰,而有时间好好思考自己未来人生的方向。

  我从不埋怨自己的境遇,即使往后做慈济时,曾遭遇很多波折,我也不曾积怨在心;学佛,应该只要求自己去爱人,不求别人来回馈。而事实上,多付出一分爱心,最终别人也会懂得回绩给一分爱;甚至是「舍一得万」——付出一分爱,会得到万人的爱。所以,不要有太多杂念,和顺真纯即是美,凡事但求「尽本分」。

  成败源于心

  一切唯心造。有人用心美化世间,有人却丑化社会、丑化自己,这都是源自人的心念啊!

  人生的观念真的要把握好,方向一点都不能偏差。从近来社会上种种犯罪的现象可以发现:那些嫌犯心念如果正确,以他们的智识与体力,必然能为社会做许多好事;但因心念有所偏差,而一念差就步步错,终至毁灭、丑化了自己的人生,甚至丑化了整个社会。

  一个人如果能从黑暗走向光明,不但能美化自己,也能美化社会。人身难得,我们应该好好利用一己的能力,将其发挥在利益人群的工作上。

  面对现实的人生,我们要以智慧克服困难,用正确的人生观来安定自己的心。同时也要时时用心思考:什么事该做或不该做

  该做的事,要立刻去做;不该做的事,就不要去做。

  我们的社会,最缺乏的就是「爱」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等,都应该着重在启发人的爱心。

  社会是大家所共有的,期待社会祥和,就要先让自己的家成为健康的家庭;而家庭能否健康、幸福,端视每个成员的观念是否正确

  若家庭有好的模范教育,长辈以身教来教养孩子,子弟们就不容易叛逆或是在外成群结党;而教育团体更应用心教育学子,让他们有正确的人生信仰和方向。

  总而言之,「净化人心」需要社会上的每一分子负起责任;自我先净化了,才能净化别人。期望人人发挥爱心、去除恶念,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真、善、美!

  迷信害人

  有一对母女来花莲,这位妈妈已经失明,年纪大约五十几岁,她女儿很乖巧体贴地牵着她的手。这位母亲说:「因为过去太迷信,结果导致自己把双眼挖出来,现在已经知道错了,也看开了许多。」

  我问她:「你为何把自己的双眼挖出来

  」她说:「几年前因为我儿子不爱读书,也比较不听话,有人告诉我某地的神很灵,只要去祭拜,孩子就会听话、用功读书。我信以为真,真的去祭祀求神,从此以后,我经常去那里,如果没有去,也会有人来叫我。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常觉得耳边突然有人跟我说话,而且次数愈来愈频繁。」

  当时她被干扰得几乎无法自我控制,有一天,那个声音很凶狠地叫她要到某个地方去,她赶紧请先生开车载她出去,她先生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好顺着她的意思。

  当他们开车经过一段山路时,她忽然又产生幻听,一个凶恶的声音对她说:「我决不原谅你,你自己去撞山壁吧!」她竟然不由自主地把车门打开,跳车之后就撞上山壁。那股力量之大,连她先生也拉不住!

  那凶恶的声音还不断地对她吼叫说:「把你自…

《尘尽光生·人生篇:智慧之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