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宗修学法要(净界法师)▪P2

  ..续本文上一页用这个果报。是谁来受用呢?是「我」来受用,然后他会产生一个,兜率天的眼耳鼻舌身意。当然他一定,是美妙的六根。福报大的人,他眼睛不容易疲劳。他的耳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跟我们一般的人也不一样。他在受用那个福报的时候,他的功能也特别强大。

  所以这个地方就告诉我们说,「万法唯识」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生命的相貌,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叫「自变自缘」。

  就是说,你自己把果报变现出来。然后你自己去受用它。「自变自缘」。

  我们看到很多的人、事,有时候我们不是很满意。但是我们也会问说,这样的一个逆境是从那里来?你自己的业力,把它变出来。然后你自己,再去受用它。

  阿赖耶识,变现出来。前六识,去受用它。我们学佛以后,我们会发觉,我们人生是来还债。所以我们对人生,只有一个态度,认命。没有其他的态度。我们对于过去的业力,只有认命,二个字了。因为你还能够怎么样。

  随缘消旧业

  更莫造新殃

  生命的错误,我们到这个地方结束了。所以一个学佛人,他绝对不会怨天尤人。因为你怨天尤人,就会从错误当中,创造另外一个错误出来。所以我们会选择 逆来顺受。因为我们即使今生,没有造这个业。也一定是,前生所做的。这是我们对生命的第一个观念。

  你要经常问你自己:

  你今天为什么会,生长在这个家庭?

  你为什么,会遇到这个人,会跟他生活在一起?

  为什么,会遇到这种事情?

  你从什么地方来?不是上帝给你的,它完全是从你内心的深处,跑出来的。

  这个就是生命的真相。

  好!这是第一个观念。我们心灵的力量,会创造果报。

  甲一、心灵的力量

  乙一、万法唯识

  乙二、心为业主

  乙三、思想主导

  第二个,心为业主。这个很重要了。我们的心创造了果报以后,我们又开始在造业了。那么这个造业是怎么造呢? 它是「心为业主」。

  我们看这个偈颂。

  性界受三恒转易

  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

  引满能招业力牵

  根随信等。这个「信」,不是「佛性」的「性」,是「信心」的「信」。我们解释一下。这个地方我们前面讲到,变现果报的重点在阿赖耶识。这个地方在造业的话,就是第六意识了。先讲到第六识的形象,说第六意识是什么相貌呢?

  性,它是三性的。它有时候善、有时候恶、有时无记。

  那么「界」就讲到这个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这个感受,有苦受、乐受、舍受。

  所以基本上,第六意识的状态,是变化的。

  我们一天当中,没有一个人永远活在快乐。也没有一个人永远活在痛苦。他一天当中,是晴时多云偶阵雨的、是变化的。那么在变化当中,是根本烦恼,随

  烦恼这是恶,邪恶的念头。那么这个信,是善念头。这是善恶的念头总相连,是相互作用。我们第六意识的形象,是善恶交杂的。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认为你是好人、还是坏人?答案只有一个,很难讲!为什么呢

  因为它是跟环境有关。因为我们的心,它是变化的。你看好的进来刺激它,你来到三宝,你变成一个好人。有人刺激你,你就开始发脾气了。也就是说,我们的念头,是变化的。它不是固定的。我们的念头不是一条线的。它是有这个波动的。有时候起善。有时候起恶。除非,你入了圣位,变成一个「正定聚」。那么这个善恶念头的交互作用,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这个地方,讲它的一个作用。下面讲它的结果。

  「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它会驱动你的身体,去造业。也会发动你的嘴巴,去造业。而这个造业的力量是最大的,所造的业,有重大的业,叫「引业」。比较轻微的业,叫「满业」。「引业」是影响总报,「满业」影响别报。那么会招感一种,强大的业力,而牵引我们的第八识去投胎。所以我们在阿赖耶识创造了今生,但是你今生当中,又造作很多的业。这个业是谁造呢?是你第六意识造的。所以很多人说︰我今天我用手,去偷人家东西。我把手砍断。没有用!我们要知道,「动身发语独为最」。其实你用手去偷东西,跟手完全没有关系。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是「心」带动它去做的。所以心灵是造业的根本。

  我现在再问大家一个问题。看诸位的佛法的实力怎么样。你今天,有些人从台中过来,有些人从那里过来。你是开车也好,骑摩托车也好。你一路当中,可能压死了不少蚂蚁,对不对?可能你也不知道。假设你压死了十只蚂蚁。我问你,这是什么业?是不是个罪业?压死了蚂蚁。这个业,不能叫罪业。因为你没有犯罪动机。你本身,你有这样的行为。但是你的心,没有放进去。构成罪业的条件,一定要有犯罪动机。要有「内因力」,就是你有那种造罪的意乐。有邪恶的念头。

  所以我们讲 心为业主。你没有那个心。那个业就不能成立。只能够说,叫「无记业」。也就是说你跟它,可能有一些别报。可能会结恶缘。但是你这个杀死蚂

  蚁的业。不足以让你到三恶道去。因为它不是一个罪业,它不能够影响你的 总报。就算你一生当中开车。开了三十年,压死了几万只蚂蚁。你都不会因为这样,到三恶道去。不会,因为它不能构成罪业。但是你刻意的,去杀死一只蚂蚁。只有一只喔!那就有可能,让你到三恶道去。因为你有犯罪动机,就构成罪业。所以,所有的业,一定要从内心来推动。所以我们从心灵世界的观察,我们会知道。

  我们在看事情,一般学佛人,他看事情跟一般人,就不一样。我们看一般人看事情,看到这个人跟这件事情,怎么… 会看到事情的本身。我们学佛人,会看到这个事情背后,那个心态。那是根本。你看我们有时候读历史。我们会看到,在这个事情变化的过程当中。那个人的背后心态是什么?那是根本,那是造业的根本。

  有一天 有一个高级的政府官员,去参访印光大师。印光大师,请他们坐下,侍者端上了一杯白开水。那么这个政府官员,他喝了半杯以后,他跟印光大师 去请法。请完以后,临走的时候,就把这个半杯开水,就倒在地上。印光大师就喝斥他,说︰你有多大的福报,这样的一个糟塌。后来那个官员,他善根深厚,他就把这个事情写出来。公布出来写在报纸上,忏悔。我们今天看事情,我们看到他把半杯的水倒掉。那半杯的水,其实半杯水没什么,对不对?但是印光大师,他是怎么,他看到他这个造业的过程,他的背后,那个轻慢的心。对物质,那种轻慢糟塌的心。他是诃责那个心,不是说那事情的本身,所以说,我们知道,其实我们在造业过程当中,最重要是那个心念。

  你看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公案很特别,它的公案大意是说︰有一个老比丘, 一个阿罗汉。他带一个小沙弥,在山中修学。这个沙弥是作阿罗汉的侍者。那么这个老比丘,他本身是有禅定,他晚上的时候,或者白天的时候,经常入定。

  那么入定的时候,就有龙王,来跟他请法。龙王听了法,非常欢喜。有一天,龙王就跟这个阿罗汉说︰诶!你是不是那一天,入定以后,来我的龙宫,来给我应供一下,我来供养你。

  那么阿罗汉就答应了。所以阿罗汉有时候他中午吃饭的时候,他就没有在寺庙吃,他就入定到龙宫去应供。这个阿罗汉到龙宫应供,回来以后就把钵拿给小沙弥去洗。有一天他这个钵的饭,没有吃完,留下一颗白米。这个沙弥,就惜福,就把这个米拿起来吃。

  哎呀!这个米怎么这么香,这不是人间的米。他心里想,我师父到底去那里,去应供了?他就想要跟他师父去看看。那么他师父,去应供的时候,就坐到一个禅椅上,然后一入定的时候,就整个人就这样,用神足通就飞过去了。那么这个时候这小沙弥,知道他师父,今天又不在这边吃饭。他就事先就躲在这个禅椅的下面,结果他师父以神足通,飞到龙宫的时候,诶!他就跑出来,说︰你怎么过来呢!

  他说︰我躲在下面 跟你过来的,来了…就好吧!那就一起应供吧!那么这个小沙弥,他就在龙宫。

  当然龙王,是这个…阿罗汉的皈依弟子。对他师父是很殷勤招待。那么这个小沙弥,在龙宫和龙王吃饭的时候。吃到这么好的饭菜,又看到龙女,这么样的美貌。就起了贪心。那么这次应供回来以后,这小沙弥就很用功。他以前做什么修行,都是很懈怠。他立定志向,我来生一定要变成一个龙王。当然以佛教来说,这是发起一个邪念。

  但是诸位要知道,你不要忽略心灵的力量。我们的内心世界,要决定做什么的时候了,你的生命就会有变化。

  那么这样的一个小沙弥,立定这个的志向以后,哎哟!他早上 很早起来,开始拜佛、加行、持咒。那么为常住做事,也特别的精进。因为他的心中有一个愿望。

  心力不可议,心力会带动你的身业跟口业。那么他每天努力的持戒,努力的布施。努力的念佛持咒,积集广大的资粮。为了什么?早一点,让龙王业报成熟

  。后来有一天,他这个小沙弥,在佛堂经行的时候,他看到他的身体,开始出水,产生水气。他就知道,他龙王的业成熟了。果然这几年的加行,没有白费。

  他就披着袈裟,就跑到那个,之前去应供的那个龙宫里面。就从大海里面,跳

  下去就死掉。死掉以后,因为他积集一个广大的善业。善业有什么好处呢?会让一个人满愿。会满你的愿,会让你心想事成。那么因为他发的是一个邪愿,变成龙王。所以他一死掉以后,马上变成一只,一个非常大的龙王。他就马上跑到,他过去那个龙宫当中。把旧的龙王杀死了,就自己做一个新的龙王。这个经典上有记载。

  我们今天开始产生一个疑惑。为什么?有些人布施持戒以后,变成了一个圣道 生天上去。变成尊贵身,或者成为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有些人修行以后,变成一个卑贱的龙王,为什么?同样的法门,为什么会创造这…

《净土宗修学法要(净界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