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选读讲记(净界法师)▪P14

  ..续本文上一页续的忆念,这个念就是铭记不忘。我们的

  想象不可能持久,有时候想,有时候不想,但是转成这个念的时候就变成一种微细的坚固的妄想,就是相续的。我们娑婆世界的果报体会让我们产生一种想跟念,而产生自我意识。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提供你一个这么样的依正庄严的时候,你这个明了的心跟这样的五尘接触的时候,你决定不会产生错误的想念而产生自我意识,你内心当中永远保持在一种出离的状态,保持在一种无住的状态。

  我们从佛教的学习,我们知道生死的根本来自于无明,就是自我意识。我们内心总是觉得有一个自我,就产生很多的情执,这个情执就产生很多负面的情绪,就开始造业,造业以后又得果报。那么这个新的果报又产生新的情执,又开始造业,就是这样恶性循环。唯识学上说,随所生所系:我们今天是一个女人的身相、一个女人的心态,我们就产生一个女人的自我;然后我们去造业以后,来生变成一只蚂蚁,我们就以蚂蚁的果报体、蚂蚁的心识为自我,我就是一只蚂蚁,我的生命就是工作;等到你蚂蚁死掉以后,你又变成一个男人,你又以男人的身相、男人的内心为自我,这就是我们不断地在错误当中产生恶性循环。

  那么一般来说,对治这个自我意识是修无常无我观,你要观察你的生命是变化的,它不是常态的,我们的生命是一个动态的。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不一样,今天的你跟明天也不一样,这个无常当中,无常故苦,我们从生命的变化当中,我们体验到生命是痛苦的,为什么说变化就是痛苦呢?因为它给我们一种不安全感,我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个就是痛苦。佛教的痛苦不是说地狱、恶鬼、畜生,不是这样,那是很粗的。佛法的“痛苦”是建立在无常,因为这个无常是通三界的。你说这个地

  狱的苦,那是局部性的,那人天就没有这种痛苦,但是无常变化的痛苦是通三界的。因为你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它是变化,但是你又不能控制,所以无常故苦,苦即无我。那么这个痛苦出现了,你知道你没有主宰性,如果你能够主宰你的生命,你怎么能让你痛苦呢?你能够主宰你的生命,你不可能让你的生命变化的。所以,我们对生命没有主宰性。《楞严经》上说,我们的生命的个体就好象是“如海一沤发”,大海当中,碰到了石头,产生一个水泡。这个水泡当它掉到海里的时候,它就死掉了,又产生另外一个水泡。而我们每一个水泡就代表我们的一个生命体,它是变化的,因为你不知道你下一个水泡是什么。当然极乐世界也是无常相,只要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因缘所生法,它是无自性的,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变化相。只是说,极乐世界的变化相当缓慢,他的寿命很长,所以我们感觉不出来。那么极乐世界所提供你的生命体,因为他是弥陀的法身变现的,所以你看到极乐世界的珍宝也好,你看到你自己的色身这么庄严也好,你绝对不会生起这种想念、贪计。因为它不是业报身,它是清净法身变现的,它不会去勾引你的贪念,它不会去触动你贪念的种子,这个地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这个地方也就是说我们在极乐世界,内心是安住在一种出离的状态,一种清净的出离状态,这个是讲到极乐世界的一种出离心的善根。我们再往下看,看到他的大乘的菩提心,看丁二的随愿闻法愿。看经文,大家请合掌: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个地方就讲到极乐世界是怎么样修习大乘法的。在我成佛以后,国中的菩萨,他心中有各式各样的志愿,有各式各样的目标。佛教跟基督教的不同,因为基督教他本身的修学是一个单一的,他只有一本《圣经》,你基本上没什么选择。那么佛教是一个多元化的宗教,你可以选择人天,你说,我来生做一个大国王,也可以;你说,做国王太辛苦了,我做一个有钱的大富长者,也可以;我要做阿罗汉,也可以。整个佛教的选择是五乘的功德。总而言之,你心中有不同的目标,你在极乐世界它整个珍宝会随着你内心的目标显现不同的法义。比如说,A跟B在这个地方,你们心中目标不同,你现在想要修什么法门,他想修什么法门,但是同样的珍宝所释放的法是不一样的。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它随时会调整,它能够随顺你内心的志向、所希望听到的法,你自然得闻。极乐世界的法义是很自然的,不是我们现在很勉强的。也就是我们讲,五尘的说法,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们在归依三宝的时候,我们会忆念三宝的功德。《华严经》上说:佛陀有说法之恩。我们为什么拜佛呢?因为,佛陀要不说法,我们没有人知道真理,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东西南北。所以,真理是佛陀宣说的,佛有说法之恩。法有开慧之恩。我们为什么要去顶礼法宝呢?因为,法进入我们心中,这个法会产生一种道,它产生一种道力,开启我们心中的光明,法有开慧之恩。僧有住持之恩。我们为什么要感谢僧宝呢?因为僧宝使令这个法能够相续下去,代代相传。佛陀灭度以后,就靠这个僧众来住持正法,使令世间的光明没有消失掉。当然,这当中最重要是归依法了,开启智慧。

  我讲一个禅宗的公案给大家体会一下。有一个禅师,他听《法华经》,听到一句话,“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这句话到这个禅师的心中的时候,他产生了一个疑情。他说,这个一切法,你看这个什么人,这个什么事情,怎么是常自寂灭相呢?一切法怎么会是毕竟空呢?就感到很奇怪,就问他师父为什么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我的眼耳鼻舌身意,跟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是怎么出现的呢?他师父说,你自己去参,我不与汝道,我不跟你讲。那么这个禅师他就去打坐了。冬天过去了,春天到来。他在这个房间打坐的时候,他不断地去思维,我们内心当中去思维法义的时候,他就可以把这个法义的道把它咀嚼出来,就象牛在吃草、反刍的意思一样。经过他这几个月的反复的思维,春天到来的时候,他突然间听到这个鸟的叫声,他这个时候,“啪”,开悟了。他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春到百花开,黄莺鸣柳上。”这句话意思就是说,生命的真相,从本体来说,每一个法的本性都是空寂的。如果你要问我们说,你从哪里来?答案只有一个,我们从空性中来。真的是这样,我们每一个人是从本来无一物而来的。如果我们今天把生命回归到原点的时候,其实我们是相等的。那么相等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差别呢?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有很多不同的因缘,所以诸法因缘生。我们生命创造太多因缘了,就产生很多的相貌。所以春到百花开就是因缘,春天的因缘,百花盛开;秋天的因缘,百花凋零。花开花谢,那是因缘所生法。你要让花开,很简单,你把春天准备好了,花就开;你希望花谢,也很简单,你把秋天准备好了,花就谢。所以生命就是怎么样?要掌握因缘。所以一个人通达空性以后,是要掌握因缘的。你说,往生极乐世界,你掌握往生极乐世界的因缘,极乐世界就出现了。世间上事情是很公平的,你到地

  狱去,也可以啊,你具足地狱的因缘,地狱就出现了。这个生命没有一个人在主宰我们,是我们自己创造的一个因缘,这个因缘保存在心中,然后释放出来。所以这个禅师开悟了。

  这个因缘法我再讲几句话,多讲几句。大家要知道生命的因缘,就是说,这个诸法因缘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诸位知道吗?这句话你要去参哪!诸法、生命的相貌,是因缘创造出来的,不是上帝创造出来的。佛教不同意宿命论,没有所谓定业。你给人家算命,你今生一定要遇到什么人,一定要跟他怎么样,一定要遇到什么事情,这件事情一定要发生……佛教不同意这种看法。那你这样子讲的话就是,生命就有自性了。我们只能够说,你有这种倾向,有这种可能性。如果这个事情还没有出现之前,你内心觉悟了,你的想法改变了,你的生命就改变,那个因缘就消失了。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也就是说,你当初给人家算命的时候,你那个时候想法还在,那当然就有这个因缘,就有这个灵动。但是你修行以后,你的想法改变了,其实你因缘也改变了。你看,一场佛七下来,多少人改造了生命。因为他的想法,他七天前走进佛堂跟七天后走出佛堂,那是绝然不同的想法,脱胎换骨。打完一场佛七以后,你的命盘就改变了,你的命盘是心变现出来的嘛!这才是诸法的所谓叫“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我们佛教不否定前生的业力,的确,算命有它的道理。但是你今生的努力是可以改变的。如果我们不能改变,那你修行干什么呢?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从听闻佛法当中,我们慢慢慢慢地了解生命的相貌,我们了解到我们过去是怎么回事,才会有今生的你。你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因为你以前经常打这个妄想,打久了以后你就有这个想法。他为什么很喜欢

  布施?他前生不断地造作布施的业,今生就很喜欢布施,这种等流性嘛!重点是你未来要怎么办?你的目标在哪里?

  这个地方就是说,在极乐世界我们很容易听闻佛法,而这个地方,我们在研究愿文的时候要掌握几个重点,就是抓住它的主题。这个地方的听闻佛法叫“自然得闻”,这个“自然”这两个字,你要明白,你才知道你在极乐世界修学佛法跟娑婆世界有什么差别,我们在娑婆世界学佛法是非常不自然的。因为你整个环境是杂染的,你要创造因缘才能够听闻佛法,你要正常情况,按你过去的习惯你不可能听闻佛法,你就一天过一天了。极乐世界 即便你没有到佛堂去,听阿弥陀佛说法,即使你到山边林下去,风吹这个树产生的声音也为你说法,你到整个环境当中,它整个五尘都是在说法的。这个叫作自然得闻,不必勉强的。所以我们在极乐世界的每一天,都是在增长大乘的善根。这个地方就是所谓的“随愿闻法”的意思。

  好,我们看第三个,诵经得慧愿。我们看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菩…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选读讲记(净界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