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号念得很多,不必做这种工作。你要重点把佛号念得好。你念好一句佛号,抵得过你那个随随便便啊胡思乱想的佛号来得百千万遍的力量!宁可少,不可草。不要养成一种念就很随便的那种(习惯),不要这样。我是觉得一个人不一定要念很多佛,但是你这个佛号在心中现前的时候,你内心当中就是知道,它是你的皈依境、它是你的本命元辰,通身靠倒。你对佛号非常的珍惜,把每一句当下的佛号都念得很好,这应该是我们的重点,而不是把它念得多。
第四个,先求记数,再入圆融。你刚开始可以给自己一个目标啦,我这一座先念五遍……这个方法,一遍差不多、我是念六字啦,大概三分钟到四分钟,你可以要求自己先念个五遍。我们在佛学院的时候,这个方法我们在念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念的?比如说你念到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第四、第五,你第一遍可能念得很好,嗳,这一遍完成。那么到了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有时候你念一念,哎,我不知道到第几点了,你不知道第几点,表示你那个妄想插进来了,那这一遍就不要,严格的品质管制!那么这样子有什么好处呢?因为我们念佛,也没有人知道你念得好不好。你做一个工作,人家上司会告诉你做得怎么样怎么样,会有人去评断你。那么念佛是心地法门,你念得好不好,只有你自己知道,搞不好你自己也不知道。那么如果你今天,当你打妄想很重的时候,你这遍就不要了,你就会给自己一个警惕——原来我刚刚做了虚功。这个时候,你会更谨慎去念下一遍。就像小孩子他做错事,你稍微打他一下,他下次会警惕。如果你放纵自己,你念得不好也无所谓,那你就很容易把这个心的等流性继续地放纵下去。所以我们也可以要求自己,每一堂功课都让自己念五遍圆满的佛号。这一遍念到一半跑掉了,这遍就不要。这样子你的心就会越来越专注,这个时候妄想对你的干扰的势力就慢慢地薄弱,而取而代之的佛号的势力就越来越强、越来越强。就是你以前是以妄想为你的本命元辰,现在是佛号是你的本命元辰。这个就是我们在修习这个止、安住在佛号的一个方法。
这个地方啊,我们再讲一个重点。就是天亲菩萨在讲这个止的时候,礼拜、赞叹、做愿,就是心中的希望很重要。这是一个非常根本的问题,就是你在念佛的时候心中有个希望。在一个美国的杂志啊,我看一个美国杂志,它提到一个观念,它是教人家怎么赚钱。它说世间上能够成就一个有钱人啊,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他喜欢钱。真的!你不喜欢钱的话你不可能有钱,就算你有能力赚钱你也不可能有钱。因为你对钱没有意乐,你会把精神体力放到其它的地方去。那么你如果想要赚钱,第一个你对钱要有意乐,要有归依的心情。那么怎么喜欢钱呢?它告诉你说啊,比如说你在生命当中你觉得你想要得什么?诶,我希望买一个汽车,汽车会让我的生命活得更快乐。那你就想啦,我为什么会拥有汽车?因为有钱。那么我希望住一个好房子,这个房子对我很重要,但是你为什么会有房子呢?因为有钱。如是,你把你所要的东西都写下来,最后把它都汇归到钱!这个时候你会对钱生起很大的归依吧?那念佛也是这样!我思惟这个道理也是这样。就是说你希望你来生到极乐世界去,七宝池、八功德水,你住在极乐世界的宫殿,那么你为什么会有极乐世界的宫殿呢?因为有佛号!你离开佛号你就是Nothing,什么都不是了。那么我希望我来生的果报体不要老是生病,我觉得做一个人老是生病,所有的时间都被这个病痛浪费掉了,我希望我来生到极乐世界的身体没有病痛。诶,怎么做到呢?因为有佛号!哈哈!你看那个,《阿弥陀经》说的,极乐世界的人民是什么境界?这个所谓的供养他方十万亿佛。极乐世界,你到极乐世界啊,它不是只是一个世界,它能够亲近十万亿佛土的诸佛。我们现在要从这个地方到台湾去、到美国去,要坐飞机的。那么极乐世界的神足通他能够亲近十方诸佛,那么这件事怎么做到呢?因为有佛号!
所以你刚开始的心理建设,你在念佛的时候,你一定要知道,你整个未来的生命的规划、一切的目标之所以完成,就是因为你有这个佛号!这个佛号对你来说是非常重要!念佛人最怕的就是对佛号不当一回事,可有可无。有些人念佛的时候,可能出家众比较多,我在台湾也遇到很多出家众念佛,他们都修禅定、修止观,他也想求生净土。但是他做了一个错事,他一开始念佛的时候很专注,慢慢慢慢地他禅定的心增加的时候他觉得念佛是干扰,就把佛号舍掉了。这样做对不对呢?当然这不是对错的问题,这是取舍的问题。但是我们要知道,一切法因缘生,你这样的因缘已经不是净土的因缘。所以我们要知道一点,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得禅定,诸位要知道。当然你念佛念到最后的时候,你会发觉佛号还是一种声音,但是你要知道,你的重点不是要得禅定,你的重点是要往生净土!那么你把佛号舍掉了,你凭什么跟弥陀感应道交呢?跟弥陀感应道交只有三个方法:第一个、观想;第二个、观像;第三个、持名。你的因地不是创造一个跟弥陀感应道交的因,你怎么可能会招感弥陀现前的因缘?!没有这个因,怎么会有这个果呢?所以呢,不管你念的佛号念得有多少,你要知道,你的来生之所以能够得到一种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乃至于你今生能够业障消除、所有所有一切的功德,因为你心中有佛号!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你只要有这样的心情,有这个强大的皈依心,你佛号就容易念得好。
那么这就是说,我们刚开始要心理建设,你要知道,你的生命当中一切的功德就是因为佛号而成就的。那么由这样的皈依的心,你再透过专注、相续,把这样的一个念力在心中慢慢地加强、慢慢地加强、慢慢地加强!那么这就是我们在修习念佛止的一个方法。
好,我们提前休息,因为这个刚要到一个段落,我们今天的时间可能比较匆忙,我们只休息五分钟。
第四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面。丙二、成就智慧的功德。前面的礼拜、赞叹、做愿啊,是一种无分别住,对于佛号是没有任何的分别,只是有一念皈依的心而带动一种专注跟相续的力量。那么这个地方呢,智慧是一种观察,观察生命的真相,来破除我们心中的颠倒。
那么这个当中我们先分两科,先说明修观的重要。为什么我们念佛,一路念佛就好,为什么要修观?它这个修观啊,它又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这以下是明末憨山大师的一段开示。好,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念佛求生净土,是要了生死大事,若不知生死根株,毕竟向何处了?古人云:“业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断不生净土。”是知爱乃生死根株,自有生死以来,生生世世,舍身受身,皆是爱欲流转。而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即日用现前,在家念佛,眼见儿女子孙,家园财产,无一不爱,则无一事一念不是生死活计。正念佛时,心中爱根未曾一念放得下,如此佛只听念,爱只听长。且如儿女之情现前时,回光看这声佛,果能敌得这爱吗?果能断得这爱吗?若断不得这爱,毕竟如何了得生死?以爱缘多生习熟,念佛才发心甚生疏,又不切实,因此不得力。若目前爱境主张不得,则临命终时,只见生死爱根现前,毕竟主张不得。故劝念佛人,第一要为生死心切,要断生死心切,要在生死根上念念斩断,则念念是了生死时也!
好,我们看第十一面。那么这段憨山大师的开示啊,我们分成三段来说明。
第一段呢,先说明生死轮回的根源,我们为什么会有生死轮回?那么我们身为一个念佛人,求生净土,他的目的不是为了身体的健康、求得万事的如意,我们念佛的目的就是要了生脱死的。那么既然要了生脱死,我们就应该要知道,什么是生死的根源?就像说是我们今天啊有一个军队要去讨伐盗贼,你应该要先知道盗贼在哪里,你才有办法讨伐他啊,不然你这个军队到哪里去呢?那么你念佛也是一样,你心中产生一种念佛的正念,那么这个正念到底是要对治谁呢?要消灭谁呢?你一定要把你的目标找出来。
那么这个目标呢,第二段,憨山大师把他标出来:古人云:“业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断不生净土。”那么我们这个三界的流转,有两个主要的因素:第一个是业力,第二个是爱取的…
《念佛止观修学法要(净界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