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闻法仪轨

  

  界法师宣讲

  监院法师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同学:

   阿 弥 陀 佛

   阿 弥 陀 佛

  好!请放掌。

  那今天是我们佛学院第一学期的上课。那么我想利用这个地方,我们简单地说明:我们身为一个佛弟子,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听闻佛法,才是一个最恰当的方式。那么,为什么我们今天听闻佛法要有一定的仪轨呢?我们加以说明。

  大乘佛法的基本思想: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

  一个法,到底它是一个功德法?还是一个过失的法?基本上是不决定的。而是从它的整个生起的因缘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基本上佛法的修学是重视过程。你在整个的过程当中,你内心的造作会决定这个法的一个相貌。我们举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比如说同样是水,那么牛去喝水以后,它产生了牛奶;因为它的内心产生慈悲的造作,所以它把这个水转换成牛奶。那么这个蛇也去喝水,但是它内心产生嗔恚的造作,结果它这个水产生了毒液。所以说呢,同样的水,我们说水是无自性的——『诸法无自性』,那么说是『一切从缘起』。也就是说因为不同的心态的造作,它就产生不同的结果。所以宗大师说,同样的听闻佛法,有些人会得到很大的利益而产生灭恶生善的效果;有些人听闻佛法了,因为他的过失,而产生了障道。他听完以后反而障碍他的修学。

  所以,这个闻法的一些仪轨是非常重要的,会影响到我们听了以后到底是不是能够受用,或是产生障碍。这个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

  好,我们看这个讲义的第一面。

  将述此义,大科分三:

  甲一、思维闻法,所有胜利

  甲二、于法法师,发起承事

  甲三、正闻轨理

  甲一、思维闻法,所有胜利:首先我们要在听经之前要思维,我们听闻佛法的这些殊胜的功德,这个是第一点。

  第二点,『于法法师发起承事』:那么,当我们对法产生一种殊胜的功德的思维以后呢,对于这个所教授的佛法以及法师,要生起一种承事供养的心。那么这两段都是在听法之前的一个基础,我们叫做道前基础。就是在听法之前的准备。

   那么第三科『正闻轨理』,这个就是你正式到了讲堂以后,你面对了法师,面对了法,你应该有的态度了。第三科是正式说明听闻的轨理。好!我们看第一段:

  甲一、思维闻法所有胜利。那么我们在求法的过程当中,这个很重要的一个心态就是一种善法欲。

  佛法是你要主动去追求的,你才能够得到利益;而不是被动的配合。说诶,佛学院排那么多课,反正你排我就来听。那么你这样的心态是一种被动的,你很难得到利益。所以我们在听课之前要先思维,到底听闻这个法对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殊胜的好处?先要去思维这个道理,而产生一种主动的、积极的、追求的心态。那么这当中有三段,我们先看第一段:龙树菩萨的《听闻集》。《听闻集》云:

  如入善覆蔽,黑暗障室内,纵然有众色,具眼亦莫见。

  如是於此中,生人难具慧,然未听闻时,不知善恶法。

  如具眼有灯,则能见诸色,如是由听闻,能知善恶法。

   龙树菩萨

  这一段,他等于是把这个闻法的功德,跟不闻法的过失,做了一个对比。首先,我们看,假设我们不听闻佛法有什么过失呢?说诶,我们出了家就好好修行就好了,为什么要闻法呢?龙树菩萨说,就像一个人到了一个善覆蔽的黑暗障室内:就是整个四面都有墙壁有障碍的房间当中。那么这个人在完全的黑暗当中。即使这个房间有很多很多的差别的色法;比如说,这个房间有珍宝,能够让我们产生安乐的;有很多的刀剑,会伤害我们的。那么,我们到了那个房间,即使我们有眼睛,我们也不知道判断,什么是珍宝,什么是刀剑。我们没办法判断。那么也就是说,我们缺乏光明的引导。我们即使房间有珍宝,有刀剑;我们也不知取舍。这个地方这样的譬喻,我们看合法。

  那么也就是说,今天我们得到了人身,一个非常珍贵的能够修学法器的人身;而且我们第六意识的智慧很正常。你看那个畜生道的第六意识是不正常的;是非常愚痴暗钝的。所以我们得到一个很正常的,一个非常清楚的,一个明了性的智慧。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听闻佛法,我们的结果是怎样的呢?『不知善恶法』。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对,也不知道什么是错。问题在这个地方,我们不能产生一种自我反省的力量。比如说,诶!你今天造了错;你学了佛,你还是会造错。但是你学佛以后,你能够善知善恶法;你就能够从这样的正见当中产生自我反省,自我调整。如果你没有听闻佛法,你对于你自己的行为,身、口、意完全不能反省。当你一个过失出现的时候,你就一辈子错下去了。因为…为什么?因为你不知善恶法,所以了解善恶法是非常重要的。

  即使我们不能马上的让自己清净,但是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那么以这个标准不断地来要求自己,以这个标准不断地调整自己,我们才有进步的空间。所以这个了解善恶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了,那么当然这个了解善恶法是什么,从听闻而来的。那么这一段是先说明,假设我们不听闻佛法产生的过失。最严重的过失就是『不知善恶法』,这个是过失。

  那么这以下,我们看听闻佛法的功德。

  『如具眼有灯·则能见诸色』:说你能够听闻佛法,就像你一个人有了眼睛,这个眼睛就是我们有了第六意识的一种明了性,而且有这个灯光的引导。这个灯光就是佛法的正见。那么这样子有第六意识的清楚的明了性,再有法的引导,就能够很清楚的知道:什么是珍宝,我们应该要追求;什么是刀剑,我们应该要远离。那么这个道理就是说「如是由听闻,能知善恶法」。我们每一个人都一定要经过听闻才能够分别善恶。

  宗大师说:「正见是一切善法的根本」。说无量无边的善法有一个根本就是正见。所以可以这样讲,我们刚开始学佛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听闻佛法,建立整个修学的正见。那么在禅宗说叫做「认清路头」。你会开车开了半天还在都市打转,上不了高速公路,那就完了。修行最怕的是什么?就是你错认消息。这个车子你开了半天,你上不去;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正见,没有正法的引导。所以我们一定要经过佛法的引导,才能够产生正确的修行。看第二段:

  又《本生论》云:听闻随转修心要,少力即脱生死城。这个地方讲到修学佛法的三个次第。

  第一个「听闻」——闻所成慧

  当然现在有一些文字的档案,但是从《楞严经》的观念来说,我们学习佛法,六根当中听闻的效果最好。听闻的效果比你自己看的效果更好,因为印象深刻;这个佛教在娑婆世界的流通,我们叫做“音声佛事”。佛法是把这些圣道放在音声当中,让我们经过听闻,就把这个音声的佛事转成我们心中的道。所以你刚开始六根当中是以听闻来当做一个根本。

  第二个「随转」就是思所成慧。这个法义你听进去以后,你心中不断的思维,心随法义而转,去消化这个法义叫「随转」,产生一种思慧;这个思慧会产生一个胜利,坚定的理解。

  第三个是「修心要」:我们产生修慧,我们开始去修正,去对治我们内心的烦恼。这个「听闻随转修心要」是讲因地的修学;这以下讲到果地的功德。「少力即脱生死城」。我们能够掌握这样一个修学的心要,就用很少的时间就能够解脱生死的痛苦。其实,外道也是有很重的出离心;凭良心讲,他们也很努力用功在修学,但是他们跟我们佛弟子最大的差别就是缺乏善巧,缺乏善巧慧;没有智慧的善巧。比如说,他们的九十六种外道,《楞严经》讲到其中一个苦行外道。他也知道我们生命的痛苦是罪业产生的,但是他认为这个罪业是真实的,不能改变的;所以你要赶快离苦得乐;赶快把自己的业障清除,最好的方式就是修苦行。因为它是真实的,你不能改变它的,那怎么办呢?那就躺在这个有刺的荆棘上面,或者泡在那个冰冷的水当中;或者是倒挂在树上。那么他的一个苦行,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快速地消除罪业。快速地成就安乐的涅盤。

  当然我们佛法认为,这样子是不善巧的,因为你这个车子,它走错了方向,你把这个车子打坏了是没有用的。因为它是牛,牛车这个牛;前面那个牛有问题,你对这个车子,你打这个车子是没有用的。我们的身心世界有痛苦,跟色身没有关系,你折磨你的色身是没有用的,因为问题不在这个地方。你的问题是那个牛,牛要调整它的方向。

  我们听闻随转修心要;龙树菩萨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这句话就告诉我们两个修学重点。

  第一个:我们刚开始修学偏重在断恶。就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从假入空观。从因缘法的观察当中,知道它缘生无自性…

《闻法仪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