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报四重恩(10~19)

  报四重恩(10)

  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报父母恩、报佛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东营居士林 2006.12.16

  

  在有漏法里求智慧,不可能消除愚痴,

  在佛门里去学愚,这条路更错

  提要:

  ·在有漏法里求智慧,不可能消除愚痴,在佛门里去学愚,这条路更错

  ·对众生最殊胜的报恩,就是法上的报恩

  ·觉悟的光要普照,这就是报恩的意思

  ·亲人温暖,难以出离;苦难众生,容易得度

  ·离苦的办法就是离欲,佛弟子要继承佛陀的教育事业

  在有漏法里求智慧,不可能消除愚痴,

  在佛门里去学愚,这条路更错

  我们只有追求智慧才能解脱,世间上人在有漏法里追求智慧,是不可能消除愚蠢的。进了佛门如果不学佛陀的智慧,你的一切仍是世俗里的知见,那你学佛也白学了。如果进了佛门里再去学愚,这条路更错。佛从来没有叫我们学愚,佛是说“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现在佛法衰落,佛门里的漏洞特别多,烦恼特别重,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特别厉害,我看跟学愚有关系。愚就是不明白,不明白是件好事吗?你们今天来听法,说到底你们是来求智慧的。学愚的人假如来这儿听听法,听到的是释迦佛智慧圆满的法,他会很失望地走了。

  对众生最殊胜的报恩,就是法上的报恩

  我们佛弟子要抓住每一个众生作为报恩的对象,这就是修行,这就是培福。我们对众生最殊胜的报恩就是法上的报恩。以佛法去消除众生的贪瞋痴,使众生都能够得到正法,都能够提高智慧和觉悟、脱离烦恼的痛苦,乃至脱离生死的苦海,这才是我们佛弟子的报恩。

  觉悟的光要普照,这就是报恩的意思

  今天我看到几张纸条,有些问题到最后有时间再给你们解答一下,但其中有一张纸条跟今天讲法有关,纸条上说“佛光要普照”,那就是报众生恩的意思。佛光就是觉悟的光,我们信佛以后,得到佛陀的智慧觉悟,要以这样的佛光去普照一切众生。

  亲人温暖,难以出离;苦难众生,容易得度

  心量要放大,凡是众生,都是我们过去世父母。亲家对我有恩,冤家也对我有恩。没有冤家你肯修行啊?一个人天天跟亲家在一起,还跳得出来啊?人间的一切温暖享受,都是软刀子杀人,不是杀你这个肉身,而是杀死你法身慧命,使你迷掉了。就好像冬天来了,被窝是最温暖的,早晨醒来,你舍得离开吗?总要在被窝里再躺几分钟,说是躺几分钟,起码躺了几十分钟,因为时间到了要上班,没办法才起床。如果是星期天呢,肯定会躺到七点钟。所以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其中有个道理,因为苦难的众生最容易得度。

  离苦的办法就是离欲,

  佛弟子要继承佛陀的教育事业

  我们佛弟子不讲究生天堂,天堂温暖舒服所以难度。天堂里有天魔,魔宫里的众生就是魔子魔孙,更难度,因为他们知见不正,专门以五欲享受为目的。所以贪享受五欲的众生最难度,他们有他们的一套人生哲学:人生几何,应该及时行乐,做人就是为了享福。有句话说:“劳动所得,光荣享受。”这句话也不错,因为你是正当的收入,总比偷抢好得多,总比残酷剥削好得多。可是说来说去还是为了享受,有几个人掉在享受里肯跳出来啊?所以佛光要普照,要使大家个个都能离苦得乐。离苦的办法就是要离欲,如果你不离欲,掉在享受里,你永远是苦,因为福气享完了就下三恶道。现在有些老板经常在叹苦经,“我以前做生意很顺利,去年开始不行了,越来越赔本了。”福气都给他享受完了,还赚得着钱吗?可他就是醒不过来,还是要搞钱享受。苦难就是在众生的迷茫里、愚痴里、烦恼里。佛光普照的责任就在我们身上,因为我们是佛弟子,佛弟子都有个责任,要继承佛陀的事业。

  

  报四重恩(11)

  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报父母恩、报佛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东营居士林 2006.12.16

  

  要与众生和谐相处来弘扬佛法

  提要:

  ·佛门自身的缺点掩盖了佛光普照,他们还茫无所知

  ·不能以戒为师,佛门就闻不到戒香了

  ·要与众生和谐相处来弘扬佛法

  ·今天能听到法,是你们居士林大众的力量

  ·只要一句,不要佛法,对弘扬佛法危害极大

  ·众生中人最胜,人中佛弟子最殊胜

  佛门自身的缺点掩盖了佛光普照,

  他们还茫无所知

  纸条上接着说:“不要因为信徒自身的缺点,将其掩盖。”现在很难做到佛光普照,你别看表面上信佛的人不断在多起来,特别是在大城市,初一月半烧香的人特别多,买门票的队伍排得长长的,可里边没有佛法,哪有什么光辉呢?佛是智慧的代表,佛光就是智慧的光辉,寺院是佛弟子的高等学府,可不是香火庙。可里边的人也在忙啊,他们认为这么多人来烧香,佛法就兴起来喽。他们自身的缺点掩盖了佛法的光辉,自己还茫无所知。

  不能以戒为师,佛门就闻不到戒香了

  首先一个缺点,他们不要佛法,不想听法,他们很自私,只想自己不管别人。初一月半烧香,还不是替自己求保佑?所以佛光不能普照,是由于我们佛弟子自身的缺点。缺点再扩大开来,在佛门里边闹不团结,搞歪风邪气,搞分裂,互相诽谤、打击、排挤,真是臭气冲天,哪谈得上佛光普照呢?也不持戒,进了寺院门只闻到烧香的味道,可没有闻到戒香扑鼻。真正的香是戒香,你不能以戒为师,这个寺院就闻不到戒香了。

  要与众生和谐相处来弘扬佛法

  还有“要与众生和谐相处来弘扬佛法”,这次我头一次来,就发心给你们讲上报四重恩,目的就是这句话。如果你不和谐,不弘扬佛法,你怎么叫报众生恩呢?你跟众生闹矛盾,那是给众生添苦恼;你不弘扬佛法,众生没有佛陀的智慧,永远在颠倒愚痴里,能叫报众生恩吗?这就是以自身的缺点,掩盖了应该做到的佛光普照。所以我觉得这位同学提得非常好。

  今天能听到法,是你们居士林大众的力量

  底下又说,“感谢二十年前王居士及其他居士给我佛法。”这虽然是普普通通的话,也说明了今天能听到佛法,还不是众生给你的恩?你不报众生恩,讲得过去吗?说句实在话,如果居士林只有一个居士,我会来吗?(下答:不会的)因为有你们这么多居士,所以我才来啊。当然了,以菩萨法来说,就是一个众生,你也要跟他说说法,也要度他。可是不能抓粒芝麻丢了西瓜呀,众生哪儿多我往哪儿走啊,我要去抓西瓜呀,你这粒芝麻只能排在后面,等我有空的时候再来。所以你们今天能够听到法,是你们整个居士林大众的力量。我这一辈子的心愿就是弘法,今天能够满我心愿到你们东营居士林来弘法,这也是你们给我的恩。没有很想听法的众生,我弘法也没地方啊,那岂不是把我这颗菩提心,把我弘法的这个愿望扑灭了?

  只要一句,不要佛法,对弘扬佛法危害极大

  现在有这么一句话,最容易扑灭菩提心,“只要一句,样样不要”,假如到处这样,那我到哪儿去弘法?或者请我来弘法,只要我弘一句。我讲了两个小时,内容都是相同的一句,或者以一句佛号代替佛法,唸了二小时佛号,弘法完毕。(众笑)那么大家要跳起来了,“我早就会唸了,还要你教?”所以“只要一句样样不要”对于佛法的弘扬危害极大,后果极其可怕。可是说这句话的人还自以为功德无量呢!

  众生中人最胜,人中佛弟子最殊胜

  刚才讲到,一切众生中最殊胜的就是人道,人道中最殊胜的是佛弟子。这不是我们抬高自己,事实就是这样。这儿插几句,你们路过神庙,必须要恭敬。因为有些是善神,也是保护众生的。凡是佛弟子走过,神都要站起来迎接,不敢怠慢,可是我们眼睛看不到。就好比从前皇太子到了,所有的文武百官都起来迎接,哪怕皇太子是个小孩儿,也不敢怠慢,这是身份关系。所以劝大家要恭敬,因为他已经迎接我们,我们必须要合掌还礼。但是不要磕头,皇太子从来不跟文武百官磕头的,有失身份,我们的佛弟子身份高到这样。

  

  报四重恩(12)

  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报父母恩、报佛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傅味琴讲于东营居士林 2006.12.16

  

  娑婆世界修行最快,

  能在娑婆世界得人身,是往世修来的福报

  提要:

  ·对佛菩萨要顶礼,对神要敬礼

  ·般若智慧能使你成佛,学文殊法就是学般若智慧

  ·只有娑婆世界众生能即身成佛,我们要尊重自己,爱惜自己

  ·娑婆世界修行最快,能在娑婆世界得人身,是往世修来的福报

  ·同参道友就是我们报恩的对象,众生有苦,你要多帮忙

  对佛菩萨要顶礼,对神要敬礼

  还说句笑话,土地公公年纪也大了,你们十几个人走过,他已经起来迎接了,你一磕头,他也赶快磕头还礼,“不敢当不敢当”。刚刚起来,第二个又来磕头,这么搞下去,不要高血压吗?(众笑)你只磕三个头,他要磕三十个头呢。经文里对于佛菩萨都是“一心顶礼”,对于神呢?是“一心敬礼”。

  般若智慧能使你成佛,

  学文殊法就是学般若智慧

  你们最好学一点般若智慧,般若智慧能使你成佛。般若智慧今天没时间讲,只能长话短说,你做事情恰到好处就叫般若智慧。凡事做得太过分了都不恰当。妈给孩子吃过度的营养,爱得太过分了,孩子病就多了,所以现在人说“爱就是害”。一个孩子你始终让他饱饱暖暖的,他身体会好吗?从前老人有句话:“若要小儿好,常带三分饥和寒”,饱只能饱七八分,暖也只能暖七八分。

  …

《报四重恩(10~1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继续阅读 ▪ 报四重恩(20~30)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